花城尚美 “育”见未来!广州市中小学美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2021-11-20 21:2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发挥官方指导、专家支招、媒体联动的三方协同优势,共同助力构建广州美育新格局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理解美育?如何推进学校美育工作?11月20日,花城尚美,“育”见未来——广州市中小学美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市执信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羊城晚报社和广州市执信中学承办,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协办。活动邀请美育专家汇聚一堂,共同为广州市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推进和提升出谋划策,发挥官方指导、专家支招、媒体联动的三方协同优势,同时邀请全市各区的美育工作者在答辩中思考美育树立文化自信的力量,共同助力广州美育新格局的构建。

专家、校长、教研员、美育老师等不同身份代表在现场进行了一场“与美对话”
来自广州市十一区和市属学校代表广东广雅中学的12名代表化身辩手

美的展示——“三动十二策”广州模式构建中小学校美育新格局

活动现场展示了广州全市及11区近年来的美育发展历程和成果。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州市每个区的美育工作推进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成果,从“一校一品”到“一校多品”,面向全体,打造精品,促使实现美育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整体发展。比如越秀区构建“美育图谱”促进多元发展;从化区扎根乡土,传承创新,搭建平台,形成特色等。

现场,广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负责人做了《美育涵养幸福人生——“三动十二策”广州模式构建中小学校美育新格局》主旨报告,指出广州市教育局秉承“以规范抓好建设为发展之基、以推动艺术普及为发展之要、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发展之本、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发展之源”的学校美育工作理念,以“三动”(政府驱动、部门推动、校社联动)“十二策”(制度先行、校际交流、城乡统筹、融入湾区,规范教学、师资建设、高水平团队建设、品牌建设、展示平台,专家队伍、场馆资源、经费保障)广州模式为主要实施路径,致力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心灵情操、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致力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懂得分享生活之美、乐于欣赏生活之美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生活种下美的种子,有效推动我市学校美育工作向前发展。

下一步,广州市教育局将科学设置学校美育课程、构建特色美育课程体系、推动师资队伍增量提质、发挥教学教研重要作用,加强督导,确保美育工作落实落细。

美的讲坛:聚焦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四大关键词

当天上午,活动邀请多位全国美育专家通过视频和现场的形式进行主题报告演讲和参与圆桌讨论,包括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郭声健,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林若熹,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何平等知名美育专家,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美育工作提出了高屋建瓴且入木三分的指导。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花城尚美,育见未来’,我喜欢这富有诗意的美育表达。”郭声健教授在视频里如是表达。他为观众带来了主题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关键词》的分享,郭教授认为要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必须紧紧把握四个关键词,即以美育人,面向人人,教学改革和评价推进,并分别对四个关键词进行阐述。


热闹现场

与美对话:各方代表齐话“美育”

随后,包括专家、校长、教研员、美育老师等不同身份代表在现场进行了一场“与美对话”,大家围绕“美育的时代属性和实践路径”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话题包括如何提升教师的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如何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美育课程,如何普及美育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林若熹指出,美的重要性与人性有关。“美育之难就在于此。人性包含善恶,我们进行美育教育,就是要引导人性向善前进。美育最根本的就是培育创造性。”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提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育对人健康而全面的成长不可或缺。“德智体美劳难分轻重,美育有独特认识世界的功能。我们从课程开始,初一到高二,都有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高三是选修课。课程侧重体验和特长发展。艺术团以点带面,对全校带动作用很大。”

美育要面向人人,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发现发展自己特长的机会,对于孩子未来精神生活很重要。美育对人的情感、幸福感,有幸福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晓说:“如果说五育是一只手掌,德、智、体、美、劳很难排名说哪个更重要,但其实它们都很重要。五育并举是符合教育逻辑的,美育教育要可视化。对此,越秀区制作了美育图谱,提出‘相约音乐厅’等重要的举措。”

如何通过美育评价来促进美育的发展?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表示,要做好美育必须评价。“有评价大家首先会重视。评价的功能,到底是什么目的?一是更好地激励大家,二是诊断功能。诊断教、学、学校管理的不足。天河特别重视学生层面,期末考试纸笔测试,也有测试平台,创造力不容易测,但也要想办法测。测完以后老师更重视了,老师学校受到鼓励和激励,学生知道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学校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反思和改进,推动美育不断往前走,终极目标是推进每个学生的美育素养提升。”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陈锦莹说,美育是心灵之树的树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对各个学段提出了具体要求。她认为,在新时代提出新要求下,无论领导还是教师,都要敞开胸怀,积极进行美育引导。“广州未来将加快课程打造,在理念指引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并弘扬中华民族美育文化。未来将结合所有社会资源,包括大师进校园、文化名家进校园等特色化打造,构建出具有高度、广度的美育课程体系。我希望广州市美育文化课程能够强化发展,进一步融合发展新时代的广州市美育文化新课程。”

广州市铁一中学艺术科组长梁杨说,作为基层教师,在教学中也总能看到一些问题。“教师要站在育人高度,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提高自身审美素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美、交流美、传播美。每个老师应该认真琢磨,让课堂洋溢着真善美。”

美的思辨:各区代表共辩“美育培养文化自信”

下午,来自广州市十一区和市属学校代表广东广雅中学的12名代表化身辩手,围绕“如何通过美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一辩题,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换一种方式共同商讨美育话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和何平院长担任导师,对辩手们的演讲进行点评。不少参与答辩的老师表示,虽然答辩的形式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不同角度的思考,这样的形式非常新颖,在思辨中收获特别大。


辩手阐述观点
两位点评导师

美育金句:

广州是一座拥有2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广州学校美育由来已久,根深叶茂,体系完善,广州有着一棵“美育之树”。美育的背后是创意的源泉,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烙印,代言了一个地方的人文风情。地处西关文化荟萃的荔湾,我们一直在思考如同通过美育呈现一个老城市的新活力,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美育更有广州的味道”。

——黄宏杰,荔湾区答辩代表

为传承地方乡土文化,让学生关注身边文化与生活,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我们从2016年开始探索“以乡村美育振兴乡村文化”美育之路。在坚持以美育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基础上,挖掘学校美育发展和本土文化的关系,在价值定位、资源选择、内容组织、实施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立足本土文化土壤,大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把各具特色的农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文化特征纳入教育传承的内容。

——吴水晶,从化区答辩代表

越秀区是广府文化发源地,而越秀区的“美育” 就是以传承和发扬广府文化为主要抓手,从课程到活动,从传承到创新,从认知到体验,不断让学生源源不断地领略广府文化的魅力,学生自自然然就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广府人、越秀人非常幸福。文化自信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黄玲,越秀区答辩代表

美育对学生们的影响不是以一场考试、一个分数来衡量的,它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

——钟裔崇,南沙区答辩代表

艺术作为人文学科,在其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艺术素养得以提升之外,也一定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养的学习,我们通过抓好面向人人的艺术素养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也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文化自信。让评价为美育护航,让美育为文化自信插上翅膀。

——胡健,天河区答辩代表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 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应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性审视,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就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

——陈杰,增城区答辩代表

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培养,中小学时期是非常关键的,中小学阶段的音乐环境以及美育环境会给孩子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夯实自己的技能与某一方面的特长,引领学生进入美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领域,让学生在参与美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起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叶亮,黄埔区答辩代表

美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生命塑造,对人生具有润物细无声般的化育,归根到底是要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从根本上要从德育抓起,要把美育与德育作一个紧密的联系。只有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才能做到眼中有光彩,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黄晓青,海珠区答辩代表

推进高雅艺术和非遗文化进校园,通过非遗文化等经典艺术,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艺术素养,同时认识与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张晓莉,白云区答辩代表

学校美育不能被功利绑架,更不能只集中在“好苗子”身上。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应该首先立足课堂,课堂教学才是面向人人的主阵地。每一位学生都有接受美的教育的权利,通过课堂的学习和体验,来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当美育能惠及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美育才有价值。

——周婉君  番禺区答辩代表

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艺术之美,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心。回归生活、创设情境、感受文化,让孩子们在对非遗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更加坚定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叶芬  花都区答辩代表

有境界则自成一格。让文化浸染在境界中,学生的美育就会生发。这里的境界不但是物境,是指学校美育空间的打造,更是情境,指向的是学校美育活动的创设。美的物镜一定要放在美的情境中被使用,人与环境才能产生连结,心灵才会被熏陶。

——谢旋,广东广雅中学,市属学校答辩代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羊晚教研院供图
责编 | 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