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方贺
图/学校提供
近日,“大国工匠海晏河清”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中国景泰蓝艺术大展在暨南大学四海艺术空间开幕。
此次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暨南大学指导,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中外珐琅美术馆主办,将持续至12月16日。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担任策展人并主持开幕式,暨南大学校董麦照平、梁仲景、叶惠全、佀志广、曾智明,国务院侨办前任副主任赵阳、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前任校长胡军参加开幕式。
展览期间,由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直属基层组织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致公党暨南大学基层委员会、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学院承办,中外珐琅美术馆、邓恩涂料协办的致公讲堂——“大国工匠,海晏河清”大师讲坛召开。
此次展览分为“文明•交融——珐琅艺术的前世今生”“辉煌•共生——景泰蓝的诞生与鼎盛”“盛世•华彩——大国邦交的国礼重器”“经典•延续——工匠传承与创新实践”“美美•与共——海外珐琅与广珐琅艺术”“创新•再生——景泰蓝与当代创新珐琅”“鉴往知来,景行含光——从景泰蓝看大国崛起”七大篇章,汇集了150余件传统与现代景泰蓝艺术精品。
据悉,此次艺术大展是景泰蓝“国礼”佳品第一次在国内高校展出,包括“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歌颂和平圆盘》和中国政府赠与世界经济论坛的国礼《四面方尊》等,其展品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在华南地区尚属首次。
陈平指出,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愿景”与“当下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的双重背景下,需聚焦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实践性策略。她同时提出基于传统手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的有效途径,以及探索高附加值并结合数字新媒体技术实现再生设计的创新方法,并进一步强调了文化自信和国民教育在技艺传承中的意义。
开幕式现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钟连盛以《八骏马瓶》《鼓舞中国鼎》示范了景泰蓝的点蓝技法,再现“故宫亲点”在大国外交中的迷人风采,并邀请现场嘉宾体验点蓝。
在讲座上,钟连盛从珐琅艺术发展的历史沿革,系统梳理了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脉络,以景泰蓝的诞生到鼎盛、传承与发展,体现了其对中国文化复兴与新中国崛起光辉历程的重要见证作用。
讲座现场,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举行了敦聘仪式,聘请钟连盛大师为高级研究员,为暨大的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注入新的国匠力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