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通讯员 胡志慧
11月16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汪一洋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
选址十年没有定案的广州博物馆重建问题再度受到关注,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透露,广州博物馆新选址有望明年明确,广东省也将出台《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
汪一洋在节目现场介绍,新的一年,广东将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深入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具体来说,将举办2022年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国际青年音乐周等品牌活动;加快建设“三馆合一”项目、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建一批红色旅游名镇。
加快培育“文旅+”“+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持续打造“广东文旅护照”等IP,着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打造博物馆之城,广州博物馆新址有望明确
早在5年前,广州就提出要打造博物馆之城,今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也提出要继续支持广州等城市建设博物馆之城。
其中,位于广州市越秀山镇海楼的广州博物馆,于1929年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国最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有关广州历史文物,举办陈列展览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
与广州博物馆的“不起眼”相比,更可惜的是,大量珍贵藏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广州博物馆馆长吴凌云表示,广州博物馆一定是需要一个新的馆址。
现在的内部展厅,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可以考证的历史是上下6000年,广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是13万件,这些东西不应该让它沉睡在库房里。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广州博物馆的新馆选址工作就一直在推进,选址从最初的白云新城,到后来的新中轴线南端,以及海珠区,但至今仍没确定。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二级巡视员欧彩群在现场连线时表示,由于原选址地块遇到了一些客观原因,附近有一个城市枢纽交换站,考虑到安全等各方面原因,地块一直没有调整出来。另外,征地问题也拖慢了选址进度。
欧彩群透露,广州博物馆最新选址,预计最快将在明年确定。
省文化和旅游厅也指出,目前广州博物馆藏品多,但展陈面积小,已难以满足游客的参观和体验需求,搬迁势在必行。
汪一洋表示,镇海楼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现代博物馆的管理说,它有很大局限。因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在照明以及设施改变等,都有严格规定。所以镇海楼作为博物馆是有欠缺的。
新馆建成后,镇海楼仍能发挥文物和文化传承的作用,比如开展图片、文物展示。
将出台《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
汪一洋表示,博物馆建设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岭南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民间办馆的积极性非常高,广东在民办民间办馆中走在了全国前面。
省文化和旅游厅透露,正在推动省政府出台《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鼓励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这个办法出台以后,也将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有关非国有博物馆的部门规章。
届时对非国有博物馆的设立、运营服务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都有具体的规定,它将极大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博物馆,包括会培育一些具备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又还没有完全达到博物馆设立条件的“类博物馆”,把它纳入行业管理,指导扶持其成为真正的博物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