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王梦阳、朱天同
图/通讯员供图
近日,互联网与国家治理智库论坛暨《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1)》新书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平台、数据与隐私: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联网治理”为主题,与会的20多位知名专家围绕网络平台治理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论坛公开发布了蓝皮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1)》。该皮书由中山大学组织编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国内互联网治理领域系统分析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这是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第七次发布关于互联网治理问题的公开报告。
该蓝皮书具有聚焦法治、关注平台和跨学科切入的三个特色。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卢家银介绍称,该报告主要围绕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规制、网络信息治理和国际互联网管理等重要议题,基于跨学科视角,对互联网治理领域内的政策法规变化、重大实践问题和最新理论进展进行年度盘点和理论回顾,展现了新时期互联网治理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
在会上,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教授指出,随着数字社会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化,我国的互联网治理将围绕内容、数据和平台三大基本领域展开。“这既需要大力推动国家治理逐步转向基于不同类型平台之间的协作式治理,使得国家治理走向依靠数据和智能驱动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依赖于数据和智能治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不同治理主体在治理空间和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协商与合作。”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于2015年原创发布,目前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领域最重要的年度报告之一。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辉介绍,编撰团队始终致力于聚焦互联网治理研究,通过学科交叉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核心报告的原创性和影响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识和提供决策支持。
本届论坛由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和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协办,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牛静、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彭桂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朱颖、广州大学教授邹军与张杰、中山大学教授陶建杰和朱侯,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州大学等10多家单位的2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