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解烦忧,她一家三代人都是“和事佬”
2021-11-15 15: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故事。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刘洪群、徐岩

在湛江霞山区,有个家庭,一家三代都有人从事调解工作,为乡邻们解决了不少烦心事。日前,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故事。七拐八绕,在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红新路26号一个老旧的小院门口,醒目的蓝底司法所标识映入眼帘,按标识的指引,在一栋老住宅拾阶而上三楼,找到了门口敞开的霞山区爱国司法所。走进司法所,见到传闻一家三代都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王诗文所长,她正被一群老人围着,解答老人们涉及房产的法律问题。

“房子突然被整栋抵押拍卖,大家都想不通,90岁的老人说要坐轮椅上访。”73岁的住户梁伟华说,他是湛江某水运总公司第二公司的职工,2003年退休,一直住在公司的综合住宅楼。2020年3月26日,法院出具执行裁定书,要求水运二公司十五天内偿还某七建公司的欠款,否则将在网上拍卖综合住宅楼。住户们第一次遇到自己的房子将被拍卖,愤怒恐慌之余,有的打算一起上访;有的则计划强行抵抗。

退休的阿姨(左1)说到自己房子的事情就情绪激动

2020年3月30日,爱国司法所接到水运二公司综合住宅楼住户的求助电话,希望能上门提供法律帮助。王诗文与同事随即前往。

经了解,将被拍卖的住宅综合楼区域是2至9楼,原本是水运二公司的集资房,该公司职工已通过集资方式买下,有购房合同、单据和公证处证明,但没有房产证。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后,王诗文与同事费尽口舌,对住户进行调解、安抚和开导工作,引导住户们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此后多次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房屋数据和资料,帮住户代写执行异议申请书,逐一完善证据并及时提交法院,对家庭贫困的住户还申请了法律援助。

爱国司法所所长王诗文(右2)与同事们经常要走街串户

某七建公司对住户的执行异议申请不服而提起诉讼,今年7月14日,有两住户一审判决胜诉,给其他住户带来曙光。“胜诉了,大家都高兴坏了。”梁伟华说,虽然大部分住户的法律程序还没走完,但有司法所王所长等好心人的帮助,大家都充满着信心,不再害怕失去房子,流落街头。

下面,开始讲王诗文父亲的故事。王诗文的父亲名叫王广南,今年71岁了,之前在湛江市麻章区法院当了20多年的法官。王诗文接手135户住房被拍卖的案件时曾请教过他,父女俩对此案进行了探讨。

当法官的时候,王广南就提倡注重调解工作,曾被法院评委调解能手、办案能手。退休后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成为霞山区工农司法所街道调委会的一名调解员,现在专门负责民事死亡、重大和疑难案件的调解。2019年1月,湛江市霞山区司法局发挥王广南的调解特长,将他聘为工农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至今调解成功的包括死亡案件在内的疑难杂症纠纷案件有24宗。

王广南又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母亲的故事。虽然老人家已经在2019年以92岁的高龄去世,但儿时母亲调解邻里纠纷的画面历历在目。母亲叫朱那珠,六七十年代是湛江市郊区东山公社居委会组长,街坊邻里有吵闹打架都要找她解决,因此成了那个时期的第一代调解员。当年一养猪户贪方便,养猪的粪便经常流到公共的小路上,造成小路臭气熏天,街坊邻居说他不改,双方引发矛盾纠纷找到朱那珠,朱那珠前往现场调解,对养猪户说,大家都是邻里,要相处的时间很长,以后总不能每天黑口黑脸的,你可以买个大缸,将猪粪便都放进去盖好,既不污染小路;又可以用来淋菜。养猪户觉得建议很好,当场采纳。

遇到夫妻吵架、打架的,朱那珠要上门调解劝说,街坊们也形成有矛盾纠纷就找她解决的习惯。 

王诗文说,奶奶许多调解纠纷的故事都是少年时从爸爸和奶奶的交谈中得知的,到她出来工作时,奶奶年龄已大,很少再提过去的事,但以前耳濡目染留下的印记并以之为榜样。

王诗文和父亲王广南手持奶奶朱那珠的照片合影,一家三代都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祖父辈的榜样力量下,王诗文的调解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自2006年参加司法所工作以来,15年共参与矛盾纠纷的案件调解583宗,调解成功572宗,调解成功率达98.1%。截止记者发稿时,从北京传来消息,王诗文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