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南城:“唐诗里的中国”系列专题讲座第二场举行
2021-11-14 22: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带领现场观众领略杜甫的卑微与伟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图/主办方供图

11月13日下午,由中共东莞市南城街道工作委员会、南城街道办事处主办,南城档案馆、南城方志馆承办,南城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的“唐诗里的中国”系列专题讲座第二场《杜甫的卑微与伟大》如约而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带领现场观众感悟杜甫卑微命运下的伟大。

讲座现场

“关于李白和杜甫谁更伟大,在中国历史上当然有很多争论,其实也分不出个伯仲。”开篇,谢有顺就以第一场讲座谈及的李白与杜甫相比较,用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塑造出杜甫形象的轮廓。

杜甫身上缭绕着沉重、苦难又悲剧的色彩,世人总称他为“老杜”。谢有顺认为,这种色彩是杜甫身上的底色,也是一个理解其诗歌精神的入口。杜甫悲剧底色的形成,或许就是他的卑微所在:自幼丧母,少小多病;官场事不如意;常年颠沛流离,终生贫苦;最后还惨死于贫穷与饥饿中。在经历充斥着苦难的生活时,他不由发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叹,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是杜甫在长安十年间的真实写照。

官场的失意反倒造就了杜甫写诗的得意。当杜甫挣脱了官场的约束,才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诗歌创作当中。杜甫一生创作了很多首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讲座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向谢有顺提问。

另据记者了解,“唐诗里的中国”系列专题讲座第三场将于11月27日举行,谢有顺将以“白居易的人间情”为主题在南城历史文化陈列厅开讲。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