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志强
11月10日,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区柱明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2020年达359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连续十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连续十二次获评“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村改释放出11.2万亩土地空间,农村集体资产增长84.4%;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市辖区中率先突破万亿大关;
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19%;上市企业跃升至38家(含过会);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超1000家企业完成技改;4204项区级审批权限下放镇(街道);
新改扩建53所中、小学学校,新增6.8万个学位;在全市率先完成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
未来五年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达50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
未来五年重点工作:
一、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顺德示范
1、构建“顺心顺意”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919”人才工程,投入不低于10亿元人才补贴,提供1万套人才住房、不少于1万个优质学位,力争高层次人才总量超5万人。
2、实行“三个优先”精准招商
优先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优先满足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优先引进高科技企业,力争千亿级产业集群超4个、百亿级企业超20家。
3、为企业插上科技金融翅膀
力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00家,力争上市企业总量超75家。
4、实施数字化转型“智联计划”
投入超55亿元用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力争推动超1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100家数字化示范工厂;实施数字化人才“百千万”工程,培训超万名数字化产业技术工人。
5、集中资源建设四大平台
力争培育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40家,集聚工业设计师超2万人,争创世界设计之都。
6、大土地储备保障产业空间
牢牢守住全区111平方公里工业红线不动摇,实现全区工业厂房建筑面积翻一番。
二、坚持双中心、多组团,打造高品质城市的顺德示范
1、“双中心”引领城市能级提升
开展顺风岛、大汕岛利用研究,用好美食、龙舟、功夫等文化资源,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将大良—容桂—伦教中心城区,打造成对接大湾区深港、珠澳极点的南部都会中心。做活做旺佛山新城,带动陈村、北滘、乐从深度融入大湾区广佛极点。
2、构建“内联外通”立体交通体系
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推动佛山地铁11号线尽快动工建设,研究接入更多广州轨道线路。
3、推进“行走顺德、美化家园”
完成全区201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打造超400个街心公园,实现处处见绿、四季有花。
4、做强现代农业总部经济
完成6万亩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打造1—2个农业总部经济产业园区,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5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1万个生态“四小园”。
三、坚持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打造岭南水乡的顺德示范
1、打响水环境治理大会战
在南顺联安围、群力围和石龙围率先开展系统治水试点,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美景。
2、建设高品质滨水生活区
打造300公里生态碧道,建设一批水上公园、亲水平台,建成超100条特色美丽河湖。
3、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大专项整治行动。
四、坚持以人为本、优质均衡,打造共同富裕的顺德示范
1、推进教育“四好”工程和医疗体系改革
新增8000个幼儿园学位、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和2万个高中学位;争创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力争新增就业超10万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健全顺德特色住房保障体系,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在顺德安居乐业。
3、建设大湾区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五、坚持真抓实干、高效服务,打造政府治理的顺德示范
1、建设法治政府
2、建设高效政府
3、建设廉洁政府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