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正杰 陈仕杰 图/高明区教育局提供
11月1日,高明区职业教育再传捷报!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教师谢佳音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纺织行业“富怡杯”服装制版师职业技能竞赛,获总成绩第三名、“制作工艺”项目第一名,同时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这是今年以来高明中职师生荣获的众多国家和省级奖项最新的一项,也是近年高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显现。
2021年,高明区教育局以“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双创”教育,初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鼓励参赛竞技 激发创新创造能力
“技能大赛试题是以任务书的形式下发的,充分体现了技工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廖其亮表示,学校鼓励并大力支持师生参加各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既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能力展示的平台,又通过这些平台拓展视野,及时了解项目技术发展趋势。通过组织参赛,更好地引导教师及专业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学生培养中进一步突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生技能成才的目标。
据介绍,高明区职业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将创新能力的训练渗透到具体工作任务中。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平台的作用,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学赛结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021年,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技能竞赛收获满满:区职校学生作品“实用气动道闸”、区高级技工学校学生作品“智能安全饮料机”进军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在第37届高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中职学子共计荣获10项大奖。
在此基础上,高明进一步推动“双创”教育开展,探索建立学生创业孵化器,创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学校。近年,师生申报国家专利超过68项。
优化专业设置 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近两年,高明区加快职教专业布局调整,实现区内中职学校办学专业错位发展,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互联商贸、智联交通运输、教育服务等5大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群,逐步形成与高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
结合本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智能制造业发展,高明新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和电气运行与控制等新专业9个。目前,全区职业教育在办专业已达30个。
除了做大做准专业的数量和类型,高明区也注重在专业建设品质上下功夫,先后推动区职校建设数控技术专业为省级“双精准”(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示范专业,推动区高级技工学校打造工业机器人和模具制造等2个专业为市级技工院校示范性专业。2020年新开设的烹饪专业更是建成佛山市粤菜师傅培训基地,为高明区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提供重要的行业后备人才支撑。
创新育人模式 推动校企合作
高明区政府牵头建立政校行企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多方联合育人机制,有效推动“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项目。
据悉,区职校数控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专业先后与德建五金、后浪传媒科技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区高级技工学校也分别与高明基业、佛山中车四方等公司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021年,共为各行业企业提供顶岗实习技能人才1027人,助力企业生产,更好地发挥出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职能。
另外,区职教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项目。区高级技校与广东万和电气、欧司朗(中国)照明、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成立冠名订单班,区职校与广东西江电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电梯安装与维修”等订单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在2020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考核评价中,高明考核成绩获全市第一名。“我们还会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继续探索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督导机制。”高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专业群建设,着力建设职教教师培训基地,推进区高级技校全力创建技师学院,为高明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贡献职教力量。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