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泽煌 图/胡蝶
位于东莞市东南部的樟木头镇,民风淳朴、山水佳景风光秀美,是一座适宜创业安家的生态城镇。早期,该镇是投资创业的宝地,吸引着逾十万港人安居置业,“缤纷小香港,欢乐樟木头”更是时代的记忆标签。时过境迁,由于城镇化起步较早,该镇市政设施开始老化,损耗较为普遍,连年来虽然市政管养投入力度有所加大,但毕竟杯水车薪,镇域城市品质提升效果有限,樟木头镇常年在全市的精细化管理考核成绩榜单中下游徘徊。
据了解,该镇总面积约11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人。今年以来,樟木头城管分局精心研究部署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突出问题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其中,城管“正副片长”的“上线”,也促推着一些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增设城管“副片长” 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今年10月9日,樟木头城管分局召开推进“城管片长制”工作会议。该会议明确在全镇已有“片长”的基础上,各社区新设“副片长”一名,组成18人的“正、副片长”,并同步派出配套工作团队。
记者获悉,樟木头城管“副片长”人选延续“片长”经验做法,从分局中择优选派熟悉城管业务、社情民意、善于沟通协调的业务骨干担任。此前,分局已结合实际,将全镇划分为9个片区,设置城管片长统揽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并要求他们发挥片区城管的前哨作用,能第一时间处理群众反映问题,提升行政执法效能,着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日前被任命为樟罗片区副片长的连国强,同时兼担了西城广场城管驿站的负责人。10月21日上午,记者在该城管驿站里见到,正在附近打扫的环卫工人徐师傅进来休息,而连国强正连忙为他倒水,请他坐下休息。徐师傅告诉记者:“驿站提供饮水,还有空调微波炉,很人性化,以前打扫累了,只能坐在马路边上休息,遇到雷雨天气就很麻烦,现在有了城管驿站,不用担心了。”
“因为目前樟罗社区工作站正处于升级装修,因此我跟片长商量后,由我暂在此驿站定点上班,为群众提供服务咨询、普法宣传等。”连国强介绍道,他跟片长连俊康分工协作,除了日常巡查执法之外,也负责着驿站的管理。“刚上任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明显感到需要负责的事务繁杂了许多,比起之前仅对接分局园林、环卫方面的事情要花费更多的心思。”连国强坦言,城管驿站及工作站都是分局的门面,能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社区和街面延伸,传达更多城管信号,因此需要多下功夫,让服务更贴近群众。
据了解,樟木头城管分局在今年除投建官仓、圩镇、百果洞等3个试点社区城管工作站外(明年将全覆盖建设社区城管工作站),也同步配置了樟木头南城、西城广场、九洞山公园3大驿站,旨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服务提升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与社区、与群众生活的互动契合度,不断解码樟城的美好生命力。
樟木头城管执法分局局长江清平介绍称,分局通过“自我加压”,在全市率先增设“副片长”工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了“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行动的落地落实。接下来,分局将充分发挥正、副片长“双打”配合优势,加强与社区的联动,让服务下沉一线,延伸城管触角,拓展服务深度,以“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管片长走街串巷 让工作更贴近基层
“老板你好,麻烦把商铺门前的堆积物品摆放整齐、定期清理废弃。”“阿婆,这边不允许摆摊贩卖,既妨碍了公共交通,也存在人身安全隐患,我们帮您移到市场临时摊位上。”“这位村民大哥,你反映的租户违章搭建问题,我们已向分局执法队及村委会反馈,将及时给你处理回复。”……记者在日前随着片长们走街串巷,也切身了解片长们的工作方式。
据了解,在市容管理方面,樟木头占道经营情况较为突出,内街小巷、居民区的乱摆卖、乱拉挂、乱涂画、乱堆放现象时有发生;“僵尸车”乱停放问题时有出现;农贸市场、工业区等区域周边整治比较薄弱。在樟木头城管分局下班时段,城市“六乱”反弹,临街店铺未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而樟木头18位城管片长、副片长全员到岗就位以来,每天走街串巷,结合《片长工作手册》对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政设施、违法建筑、燃气安全等进行全面检查督导,压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细节,及时解决群众“烦心事”,打通与广大市民沟通的“最后一米”。
连日来,片长们对标《东莞市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硬十条”》(下称:“硬十条”),下沉执法力量进一线,指导配合全镇9个社区全域开展环境卫生“地毯式”大清扫大清洗,与属地村委会、环卫工人、志愿者齐心协力整治市容环境卫生,彻底清理黑点、盲区、卫生死角。
樟罗社区片长连俊康告诉记者,其社区属于镇中心区域,人流量密集,导致街道保洁跟不上节奏,部分散落垃圾、成堆垃圾的情况比较严重,经常出现垃圾容器溢满现象,这些都是巡查中群众多次反馈的“黑点”。因此,他们结合市局、分局的“硬十条”部署,联合村委、社区近期频繁开展清理工作,并向沿街商铺和群众派发“硬十条”宣传单,督促环境卫生整洁工作,还群众一个更好的整洁有序的环境。
官仓社区副片长龚道云则坦言,虽然他所在的官仓辖区面积小,但反而能拉进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因此每天都要出去巡查,随时发现、并解决群众的问题。在几天前的执勤中,社区居民小组有一户老伯爷家新添置了冰箱,但由于子女不在家,无法自行搬运上楼。当走访发现这一情况,龚道云立即喊来另一名队员,搭手将冰箱搬到老伯爷家中,并帮助接好线路,告知使用事项等。
当老伯爷的子女回家后得知此事,立即找到他们表达谢意,忍不住夸赞道:“遇事不推不靠,城管片长真为我们办好事、办实事!”此外,由于官仓社区是当地教育的集中地,幼儿园、中小学多,城管片长们也将疏导校园周边交通当工作要务,特别是每周五下午的接送高峰期,龚道云和同事们经常应不暇接。
据透露,下来官仓社区城管工作站将因地制宜,计划联合玉兰女子樟木头中队、垃圾分类办及分局其他股室,借助校园宣讲,将更多有关燃气安全、垃圾分类等主题知识带进其中,贴近学生、贴近家庭,强化宣传当担。“我们是城市管理的信息员、观察哨、宣传站、前沿岗、服务台,城管工作站的建立及片长身份,将有助于我们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片区工作中。”龚道云表示。
借助“城市服务码” 提升管理服务成效
“过去见到有井盖损坏的,或者楼道有贴小广告的,不知道找谁,电话打给一些单位都解决不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但现在我们有了城管片长,责任明确,有事就找片长,我们也不用多跑路。”樟木头镇柏峰路商业街一店主欣喜地说,现在反映问题、办事比过去方便多了。
城管片长是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纽带,通过与群众的互动,传递着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温情。据介绍,今年7月,樟木头城管分局已对辖区部分“城市服务码”的安装。当地居民可以通过微信扫码上报公厕使用问题、查看城管工作动态及通知公告,还可以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意见。“码上反映、我马上解决”,也将有利于快速处置各类民生问题,用“绣花”功夫、“数字城管”手段管理城市,引导群众共同营造优美、文明、干净的环境。
与此同时,樟木头城管分局也将继续完善“片长工作制”,除却每周一工作例会制度、配备专业设备、配置协管人员之外,还计划建立正、副片长每月补贴专项费用,年度评优制度,提高片长工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分局将依托城市管理执法片长制,围绕建章立制、纪律作风、队伍建设、硬件配套、服务群众等方面,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头雁作用,用‘中国红’引领‘城管蓝’。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敢当担的城管片长队伍,通过营造干净美丽、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樟木头城管执法分局局长江清平表示,“片长工作制”能真正推动城市管理服务走进社区,着力解决好辖区城市管理疑难杂症及群众反映的烦心事、麻烦事,为樟木头镇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