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10月19日,全球率先恢复的最大规模线下展会——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顺利闭幕。本届交易会采购商数量稳步增长,来源地数量再创历史纪录。
10月25日,广州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5.3%,两项增长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金秋十月,稻谷满仓,广州也交出了2021年“收获季”的发展成绩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广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把握新机、乘势而上,努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创造辉煌。
创新的古城
如果现在从空中俯瞰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广州,你会看到——
东部,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初具雏形:琶洲核心片区,阿里巴巴等11个项目投产运营;鱼珠片区,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揭牌;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CFC汇金中心封顶并刷新金融城新高度。
西部,广州实验室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基地正式落成,正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为广州乃至全国医疗卫生和科技创新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城广州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离不开她的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广州先后成就多个“第一”:率先推动价格改革、诞生第一批个体工商户、建设内地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可以说,创新基因早就融入广州的血液。
如今,世界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拥有创新基因的广州锚定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紧抓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奋楫争先,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热火朝天,活力迸发——
且看,广州实验室正式挂牌,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即将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
且看,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企业均达6万户左右,同比分别增长1.4倍、1.2倍和42.9%;“3+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中,数字创意、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新兴优势产业投资增速均在20%以上。截至今年上半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接入二级节点数增加10个,5G基站新增2224座,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19万件,增长97.8%。
进击的商都
7月19日,商务部在京召开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会上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广州是首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唯一的非直辖市。为什么是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是重要方向,“消费”是核心功能,“中心”是关键定位,这三者本就是广州的优势。
早在唐代,以广州为起点的广州通海夷道,全长1.4万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珠江江面上洋船往来不断,国际贸易极为繁荣。
这种国际化的特色延续到今天。10月15日,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线上线下融合举办,这个延续了65年不间断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已与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一如既往吸引全球采购商。此外,广州出台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华南地区直达乌克兰中欧班列、大湾区至东盟国际货运班列相继首发,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广州还聚集了优质消费资源。在国庆期间举办的2021年广州国际购物节上,全市各区超过150家商业综合体、百货和平台,举办了超过500场次的线上线下主题促销,国内外品牌纷纷在广州开设首店、首发新品,通过高质量供给激发更多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等曾谱写以“广州制造”为核心的“广货传奇”,如今,这些优势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消费品提质升级,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广了。
据悉,广州即将出台《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面向世界的数智化、时尚化、现代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从“卖全球”向“卖全球、买全球”转变。这座千年兴盛不衰的商业城市正在不断进击。
拥江的水乡
2021年8月,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五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打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城市滨水而生,因水而盛。广州自古有“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形容,珠江穿城而过,注入南海、汇入太平洋,滨水空间是广州重要的发展资源。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提出加快推进75公里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对此,多区纷纷拿出具体方案:海珠区在珠江沿岸29.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推进12个贯通提升单元建设,串珠成链打造高端产业带、科技创新带、历史文化带、都市景观带、滨江休闲带、公共服务带;天河区加快天河中央商务区“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建设,加快广州国际金融城开发建设,加快车陂以及前进地区有机更新,以点带面提升珠江沿岸发展质量和能级;黄埔区统筹划定黄埔临港经济区片区、生物岛片区、穗港智造合作区片区三大重点片区,以广州东部滨江高端商务休闲发展轴联动江、港、岛、岸、城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为了吸引集聚创新要素、加强现代产业导入、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力。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教授许德友表示,几乎每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城市,都拥有一个或多个国际一流的滨水活力区,如纽约的哈德逊河、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生动样本和鲜活例证。
湾区的引擎
人脸识别闸机、智能咨询终端、未来感十足的设计……9月28日,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快地铁”的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冼村至万顷沙)正式开通运营,实现南沙副中心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直达的时空目标。
这条拥有“湾区蓝”标志色的地铁,“野心”不止如此。同日,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北延段——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铁路项目开工,据悉,该线路拟预留广清城际联络线接入条件,届时可通达清远市。
此外,根据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暂未开始建设的十八号线南延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线路全长79公里,主要途经广州市南沙区、中山市、珠海市。也就是说,待十八号线整体建设完成,广州、清远、中山、珠海四市交通联系将更为紧密,推动湾区“306090”交通圈的打造。
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十四五”期间,广州将着力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推进制度机制“软联通”、科技创新“智联通”、产业协同“链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包括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探索重点领域“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促进人员、货物、车辆便捷高效流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创新平台,汇聚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创新要素并在广州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健全穗港澳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和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医疗卫生合作;共建人文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全力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一批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高地等。
幸福的家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广州继续以“小切口大变化”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水清岸绿、白鹭蹁跹、街坊漫步……9月24日,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与实施入围2021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开放式项目,广州人水和谐的生态建设理念受到国际关注。
10月1日,《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老年人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全体老年人可公平获得的公共服务”这一基本养老服务概念,进一步夯实了广州市养老服务法律基础,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完善人人享有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颐养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10月7日,随着歌剧《白毛女》在广州大剧院谢幕,为期三个月的2021年广州艺术季也宣告落幕。三个月里,艺术演出、名家讲坛、舞台探秘、中秋国潮游园会等活动精彩纷呈,为街坊提供丰富的文化盛宴。
今年年底,5.7万平方米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即将投入使用,打造成为融岭南文化、园林建筑、自然风光等于一体的广州文化旅游热点区域,成为民间文化、群众文化、非遗保护的交流展示中心,街坊的公共文化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根据近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广州民生为重成效日益彰显。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08元,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6元,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9.4%。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83万人,同比增长17.46%,完成年度任务的112.86%。惠民生设施投资不断增加,全市社会事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6%,两年平均增长32.2%,其中教育业、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4.3%和102.5%。
一线见闻:
建设高端国际交往平台
打造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窗口
2021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2021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今年以来,广州已多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其背后不仅是主办方对广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适合举办大型会议的认可,更凸显广州作为世界观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窗口。在“十四五”时期,广州还将办好多个品牌国际会议,提升城市对外交往功能,打造国际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展现开放包容魅力重要窗口。
国际投资年会携手全球享商机
春风劲吹帆篷举,三月羊城万象新。3月30日,以“领航新发展澎湃新活力”为主题的2021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首场重磅国际会议。
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从2015年开始举办,今年已是第七届,一直是广州致力打造的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年会已成为展示中国、展示广东、展示广州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全球投资者分享经验、共享机遇、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2021年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广州创新大会形式,做细做好疫情防控组织工作,共迎来35个国家和地区的496家企业和机构,签约183个项目,投资总额超860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
不仅如此,在巩固既有城市对外交流合作成果的基础上,2021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首次在海外6座城市设置了海外分会场;首次举办广佛、广清专场活动,携手佛山、清远共享投资资源。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广州市把握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抢抓RCEP机遇,为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发展贡献“广州智慧”。
年会全体会议上,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纷纷点赞广州。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认为,广州近年来经济发展提速、创新活力增强、营商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际大都市之一。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广州举全市之力打造影响全球的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中心,“这样的气魄和干劲,非常令人钦佩”。米其林集团全球副总裁、米其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伟书杰说,广州是中国最大、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交通、通讯、互联网交流的大型枢纽,是充满机遇之地,广州将越来越强大。
广交会开放大门迎天下客
金秋十月,有朋远来。10月15日至19日,广交会如期而至,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办展。这是疫情影响下,全球率先恢复的最大规模线下展会,展示了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彰显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开幕,为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开辟了一条与世界贸易交往的通道。弹指一挥间,广交会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参展企业越来越多、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累计出口成交额超过1.4万亿美元,成为国内历史最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被誉为中外贸易的“风向标”“晴雨表”。
今年,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广交会在历史上首次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办展,这是特殊时期的创新举措,获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线上方面,约2.6万家中外企业参展,累计上传展品287.39万件,比上届增加11.36万件。线上平台累计访问量3273万次,参展企业累计直播4.3万场次,超过35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线下方面,展览面积约4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7795家,累计进馆60万人次。
在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今年,广交会开广大之门办会,诚邀五大洲的朋友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可以说,一部广交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的历史,也是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历史!
广州“十四五”蓝图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约3.5万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6万元/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
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营商环境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自贸试验区制度深化创新,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功能明显增强,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65%,建成美丽中国样本城市。
民生福祉取得新进步。“十四五”时期,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新增城镇就业110万人以上,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30万个以上;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9%,人均预期寿命达83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