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阅尽
近期多地出现的本土散发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目前已波及12个省份。因感染者大多有跨省旅游经历,疫情扩散风险仍在加大。流调和病毒测序显示,本次疫情为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反复无常的疫情提醒人们,如何绷紧常态化防控的弦是不容回避的挑战。
几十年来,我国从未经历过如此影响广泛而又旷日持久的疫情。持续的抗疫,无论社会资源还是参与者的精力都耗费巨大,难免滋生松懈或麻痹情绪。在此形势下,很容易出现防范的缝隙或漏洞。加之海外疫情仍在大流行,病毒不时闯入国门,如果常态化的防控措施不能落到实处,极易让疫情乘虚而入。
疫情防控,最难的是打持久战,但疫情现实又迫使人们必须应战。为此,常态化的控疫机制至为关键。所谓常态化,就是要戒除短期“临时性”的观念,防控措施和手段均立足长远,形成长效机制。不论是否有病毒袭击,全社会的防疫机器始终在有效运行,保持“临战”状态。
此轮疫情的迅速扩散,恰恰暴露了某些地方常态化防控的虚位和薄弱。
防疫的常态化,要求各种防控措施都融入社会生活,特别是易造成病毒传播的环节,适时的动态监测、抽检,灵敏的预警、报警,迅捷的阻断和快速反应、救济渠道,每个节点都要有“哨兵”,每一步都有行动预案,形成24小时全天候的保障机制,一旦发现警情,便可迅速出击,将疫情扑灭于萌芽状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