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在总书记视察三周年之际,广州交出这样一份时代答卷!
2021-10-24 15: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活动,展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四个出新出彩”的积极成效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李焕坤
通讯员 穗外宣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州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广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三年来,广州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时代答卷?  

10月24日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进“老城市新活力”成果新闻发布活动,展示广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四个出新出彩”的积极成效。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一级巡视员高裕跃:   
举全市之力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高裕跃在发布会上表示,三年来,广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全市之力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打造具有经典魅力和
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 
  

高裕跃表示,三年来,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把广州放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科学谋划、建设和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2020年广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科技创新强市建设上新水平,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实施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位势稳中有升,2020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球第1,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稳居全球前列,广州南站客流量全国第1,地铁运营里程全国第3。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国率先探索编制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谋划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依法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范例  

高裕跃说,作为传承千年的文化名城,近年来,广州高标准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品牌,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扎实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完成改造提升,永庆坊挂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连续4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近年来,广州文化实力持续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至6.3%。文交会成为“最广州”文化名片,舞剧《醒·狮》获“荷花奖”,《掬水月在手》《点点星光》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

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高裕跃表示,近年来,广州产业高端化加速迈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  

广州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集聚项目不断增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充分彰显,2020年民营经济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

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成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城市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裕跃表示,近年来,广州发布《广州市用绣花功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启动营商环境4.0改革,全方位贯彻“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理念。广州成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打造“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成“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 

高裕跃说,下一步,广州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质量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推动广州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广州贡献。

荔湾区副区长游志红:
用“绣花”功夫做好历史街区保护活化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列为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泮塘五约微改造纳入住建部老旧小区微改造试点,永庆坊挂牌国家4A级景区……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以来,在过去三年,荔湾区坚持用“绣花”功夫做好历史街区保护活化,推动岭南传统文化高品质发展。 

“广州有26片历史文化街区,荔湾就占了14片,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荔湾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区的特色与优势。”荔湾区副区长游志红介绍,三年以来,荔湾区已完成1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建成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接续推进永庆坊二期、泮塘五约更新改造;活化提升沙面—西堤。 

此外,荔湾区着眼于建设活力平台,打造城市发展动力源。据悉,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白鹅潭商务区已出让地块25个,释放建设空间212万平方米,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东)落成,省“三馆合一”项目加快建设,花地湾地块成功盘活。海龙围科创区政府储备用地超过七成,一批优质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已动工,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商贸、高端服务、特色制造等支柱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努力把荔湾建设成为文化厚重、宜居宜业、充满活力、幸福美丽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中心城区,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嘱托与厚望。”游志红说。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
每一位学生都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火种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期间来到暨南大学,参观了校史展览和办学成果展示,察看了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馆的馆藏文献和实物,并同部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林如鹏在发布会上表示,三年来,暨南大学党委坚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央统战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制定并实施24条专项行动计划,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聚焦用力、持续发力,奋力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落细落小落实。    

三年来,学校搭建文化传播优质平台,打造中华文化海内外传播的“孵化器”。新增了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省部协同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两个国家级文科平台。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研究中心,在各校区设立了五个中华文化体验展示馆,建设中华才艺(武术、龙狮、书画、民俗)培训基地。 

同时,暨南大学多措并举增强文化认同,致力于构建中华文化传播的“大平台”。制定了《暨南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构建了以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和文化与世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板块,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3门课程成为港澳台侨学生通识必修的标杆“金课”。

“暨南大学始终把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的使命。每一位学生在国际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火种”。林如鹏说,下一步,暨南大学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落到实处、结出丰硕成果,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擦亮百年侨校金字招牌,把“三类学生”培养成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至五洲四海。

黄埔区副区长徐丹:
广州开发区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肯定他们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徐丹表示,三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牢记嘱托,深刻认识“中小企业”是经济的韧性所在、创新的活力所在,为“能办大事”创造一流条件、打造一流平台、营造一流环境。

“目前广州开发区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均是中小企业,80%以上授权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句话已经深深印刻在广州开发区万余家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中。”徐丹介绍道。 

机制创新,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基础。该区创新实施双链式“链长制”,聚力打造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13条中小企业集中集聚的重点产业链。由区领导担纲“链长”,推动“政帮企”;同时以龙头企业挂帅“链主”,通过组建行业联盟、工作专班等硬举措,强化“大帮小”,形成覆盖全链条的产业生态。构建“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次发展培育体系,三年来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2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7家、“两高四新”企业343家。   

政策扶持,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助推器。该区在国内开创中小企业暖企政策体系“先河”,先后在全国首推“专精特新10条”“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等系列政策。全国首创限时办结政策兑现系统,累计兑现政策资金超400亿元,全省首推33个惠企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统筹了“3个百亿”中小企业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组建了10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基金,专项设立“3个风险池”,创设了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服务超市,累计促成融资超220亿元。发行全国首支纯专利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7.35亿元。 

此外,该区大力拓展“能办大事”空间、集聚“能办大事”人才。一方面,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国际数字枢纽运营中心等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基础设施,引进航天云网、阿里云、中船互联等工业互联网平台20余家,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全区入选各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1152人,其中院士103人、国家级人才130余人,创新团队占全市七成、创业团队占全市六成、创新领军人才占全市一半。    

徐丹透露,日前,工信部正式批复,支持广州开发区先行先试打造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下一步,该区将加快实施“万亿制造”“万亿固投”“万亿国企”“万亿商品”的四个“万亿”计划,以更强举措、更优服务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