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花地文学榜”入围榜单今日揭晓。
该榜单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贾平凹担纲主席,60位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联合推出,包括年度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新锐文学六个文学门类榜单。
六大门类将各产生一位年度作家(作品),并特设“年度致敬作家”。结果将于11月中旬公布。
除上述六大榜单外,今年还将由门户网站管理者、网络文学作家、专家学者联合推选出年度网络文学榜单,于下周日公布。
扬善慰忧 休戚与共 叩问人生奥义
2021花地文学榜年度短篇小说榜单
(按姓氏笔画为序)
弋舟《人类的算法》
(《野草》2020年第2期):
对精确算法的省察
小说细察日常生活平静的表面,沿着某条微小的裂缝来观察人心和人生深处的波澜,试图解开人物内心某些特殊的纽结,为仓皇的日子带来曲折而温和的安慰。
在弋舟笔下,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充足的理由,看起来不合常理的选择之下,也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因素,因而小说不是窥探或批判,而是随理解施以委婉的体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算法”不是冰冷的理性,反而也可以是对冰冷理性的反思;《人类的算法》不是精确算法的赞歌,而是对精确算法的省察。
点评: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邓一光《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文学》2020年第9期):
寄予爱和深情
邓一光的写作视域宽广,他的目光遍及四野,笔触无所不及。他既端凝城市,也回望历史,又关注当下;具有显见的英雄主义情怀,同时对卑微而平凡的生命也寄予爱和深情。
本作品是他众多“深圳系列”里的一篇:小人物,大背景;光荣与梦想,喧哗与骚动,尔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落于平凡寂静……然而最动人之处在于,一个受害者怎样对待施害者,怎样对待成功与失败、友情与背叛,怎样对待荣誉。邓一光选择了保全、原谅,这是小说的光亮所在,这光亮关乎人的体面与尊严。
点评:魏微(作家,广东文学院院长)
艾伟《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
(《收获》2020年第4期):
反差中见人性光芒
这篇小说写得含蓄沉郁,一个揪心的悬念推着你读下去。女主人公是一个杀了叔叔的杀人犯,她的职业为化学老师。职业身份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反差,自律刻苦服刑与内心温暖留存的反差,让这个人物变得纠结而复杂,心路历程密布着荆棘。
小说的叙述视角值得玩味:狱警与女主人公各自构成一方,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交相辉映,哑女与女主人公的互动构成一面镜子。作家营造的特殊氛围,从一开始就笼罩文本,直到结尾呈现女主人公内心坚韧不拔的力量,似乎才不经意地点题——刑罚的严酷与女性的温暖,一冷一热,令强烈反差下的人性光芒异常动人。
点评:江冰(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田耳《瀑布守门人》
(《作家》2020年第2期):
奇特的想法和活法
小说在冷静节制的叙述中藏着不可遏制的热流,主人公青春期被压抑的欲望或创伤记忆竟然转演成一种奇特的想法和活法。“瀑布守门人”这个语词巧妙地承担了象征与写实、回忆与现在、想象与真实等多重修辞功能和表意功能,作为主体意象贯穿文本始终,获得鲜明突出的审美效果。
作品对生活的还原能力和艺术表现力都很强,文本结构紧凑精致,情节起伏勾连,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部短篇小说可视为当下成长叙事的新范式,成长的奥秘与人生的奥义相结合,生命的感悟与自我的确认最终自然地融为一体。
点评:顾广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张惠雯《玫瑰,玫瑰》
(《收获》2020年第3期):
舒缓地撕开生活
张惠雯的《玫瑰,玫瑰》是一篇十分别致的心理小说。它通过旁观者视角,舒缓却执着地撕开了一对夫妻压抑而无奈的异域生活。表面上看,秀珏与丈夫拥有令人羡慕的生活,别墅、花园、树林以及不菲的收入。但是,当“我”应邀小住这个家庭之后,便感受到某种难言的压抑。
随着双方交流的步步推进,秀珏内心的苦涩终于显现:身体颓败的丈夫,无儿无女的空寂,无处获得认同的生存,使她宛如满园萎靡不振的玫瑰,始终无法绽放生命应有的魅力。只有深夜偶尔的独坐和哭泣,才让人们看到秀珏的内心之苦,但它像隐疾一样,被日常的光鲜生活遮掩得严丝合缝。
张惠雯的智慧在于,她总是能够在优雅舒坦的表象之下,洞悉现代人内心的深渊。
点评: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钟求是《瓦西里》
(《长江文艺》2020年第6期):
一次精神接力
小说讲述了两个男人在圣彼得堡的邂逅以及他们与“瓦西里”的精神联系。退休教授老尤年轻时深受苏联文学和电影的影响,并因此而拥有过一段未遂的初恋。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中的瓦西里作为一个精神象征,召唤着他多年后奔赴圣彼得堡重温旧梦。年轻一代的吴编剧随旅游团来到此地,在与老尤偶然结识后,也被瓦西里所吸引。
面对被世俗社会抛弃的岁月遗产,两代人谈论“瓦西里”,扮演“瓦西里”,共同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接力。小说具有俄罗斯文学诗意而不无悲怆的质地,充溢着对精神世界的渴求和追索,堪称一曲敬献给纯真青春和纯粹精神的恋歌。
点评:曹霞(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哲贵《仙境》
(《十月》2020年第3期):
将信念与执念推到极致
哲贵长于书写家乡的人们,以及温州商人在信河街的传奇,在日常里写出真切而又有异质感的生命体验。他的叙述长于枝丫旁逸斜出,既平行又向内、向深处挖掘人物与人性。
哲贵在《仙境》中将笔触从商海俗世转入了曲艺世界,把人的信念与执念推到极致,显示高远的艺术理想。在此,他兼顾了毕飞宇笔下《青衣》人物那种理想主义激情以及吴越文化的精妙,同时更注重多线条叙述,枝枝摇曳又坚韧。尤其在人物故事的互文方面,余展飞父子、俞小茹和舒晓夏师徒,四个独特的人生故事,汇聚成坚执的根系,构建一个颇具精神强度的艺术大世界,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
点评: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
莫言《一斗阁笔记(三)》
(《上海文学》2020年第1期):
删繁就简 亦实亦虚
莫言的《一斗阁笔记(三)》接续了中国笔记体小说的传统,弃繁复而就简约,一人一记或一事一记,娓娓叙来。作品注目于民间文化和百态人生,尝试使用更深入的人文视角和通俗话语,来表现中国的社会状况,探索民族品性的深厚内涵。
在作者所讲的故事中,涵盖了乡土记忆、民间传统、历史经验。作品亦真亦奇、亦远亦近,亦实亦虚,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强烈的现代意识。这是莫言展现给读者的对民族、对历史、对社会及人性的最新的思考。
这样的作品他可以一直写下去,直到写成一部厚重的百科全书,并传于后世——我们的时代,正有许多光怪陆离的生活,需要记录在案。
点评:鲍十(作家,《广州文艺》原社长、总编辑)
盛可以《你什么时候原谅你的父亲》
(《作品》2020年第6期):
为了鸿沟那一端的父辈
我们如何面对父辈?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正如我们无法跨越时空,切身体验逝去的时光,我们也同样无法真正触碰到历史鸿沟那一端的父亲。盛可以以其诗意的笔触所尝试唤回的,正是这些没能被触碰到的时刻。
那个沉默地承受着儿女冷眼的父亲,那些纤弱的温情瞬间,以及那份深沉得无法被轻易察觉的爱,在叙述者的回忆中逐渐明晰。作者尝试告诉我们:在无法沟通的境况之下,唯有回忆与记叙可以开辟一条与父辈和历史交流的通道。小说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纯中国式的亲情。这种亲情没有具体的形状,难以被清晰表述,却足以使每一个心系父母和故乡的人感动。
点评:徐福伟(《小说月报》副主编)
梁晓声《可可、木木和老八》
(《青年文学》2020年第9期):
中国人的生命态度
小说写的是2020年那个难忘的春节,疫情爆发之下可可一家发生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并不好把握,构成那一段生活的是亲人的牵挂,还有中国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突发事件如何进入小说,对小说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在梁晓声的把握中,大事件的背景、人情感深处的波澜,以及孩子特别的小心思都自然融合无间。从中流露出的中国人庄重的生命观和可敬可亲的性格,是作品最珍贵的部分。
梁晓声的创作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疫情更深刻地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等的深层思考,不仅仅是人类,还有身边和远处的万物,都与我们同在。小说将观念化为意绪和情感,细微道来,准确写出,令人禁不住要一字一句读出声。
怎样用心表达生活中发生的大事?这篇小说提供了现实题材创作的一个榜样。
点评:施战军( 《人民文学》主编)
【扫码投票】
今年“花地文学榜”还设置网络投票环节。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投下您心目中的一票,您的投票结果将成为专家评委终评的重要依据。
投票时间:即日起至11月8日。
投票规则:每个门类只可投一部作品,六大门类全部投完后才能成功提交。
投票提示:点击具体作品可查看评委点评,每部作品投票后可分享具体页面到朋友圈,推荐该作家作品。让更多朋友参与吧!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璇 胡泉 陈桥生
统筹执行:邓琼 吴小攀 朱绍杰 孙磊 黄宙辉 易芝娜 李力
视觉设计:杜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 琼
编辑 | 朱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