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陈洁仪
“又要换家里照顾老人的护工了,她年纪大了而且做得也不专业,老人上次都从床上摔下来了。”为了照顾好常年躺在床上的老爸,陈先生已经换了好几拨护工。可以说,对失能老人缺乏专业的护理,这是很多居家养老人群的痛点。
培养大量的专业护理人员,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这可能是一条行得通的路。10月22日,在广州市海珠区南丁职业培训学校开幕仪式上,广东省护理学会秘书长周丽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护理人才短缺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周丽华称,在国家推出医养结合政策之后,虽然在社区一些失能老人居家护理的服务依托医疗机构来完成,但是对于半失能或者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来说,他们也需要护理人员提供服务,比如在社区的护理站,以护士为核心的各类护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在一定社区范围内为长期卧床老人、患者、残疾人、临终患者和其他需要护理服务者提供不同护理服务,这就需要社会上有大量的护理人员。
据记者了解,护理站和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定位不同,护理站以遵医嘱的上门护理服务为主,如褥疮护理、导管更换、伤口护理等,但是侵入性项目如打针或吊针,护理站不能执行的,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选择社区卫生中心的家庭病床服务。
南丁教育集团总校长李利群说,按照国际惯例,每3位老人需要一名护理员,我国有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护理员需求超过1000万。然而据不安全统计,目前全国注册护士总人数仅约400万,专业护理员仅30万人。面对庞大的老年护理需求,缺口巨大。
目前,专业护理员严重不足,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大、岗位上工作的大多数是40-50岁再就业妇女,多数来自农村,基本技能欠缺。 即便在护理站、养老机构做普通的护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因而护理人员其实也需要有执业准入。
李利群校长介绍,目前南丁教育集团与护理相关院校保持校企合作,同时与家政企业建立长期“人才交流”,将护理专业人才纳入到技能培训班,结业后输送到“实训基地”实习,使其护理技能及服务水平变得娴熟,然后再将其推荐到养老院或者护理站等机构从业。
另外,因经过培训后的护理员拥有高于行业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标准,养老院给予相对行业较高的福利待遇。这样就可培养及储备更多的优质养老护理人才,同时保证养老护理员相对较高的收入。
据了解,目前通过考证培训,可获得人社部认可的技能等级证书,比如养老护理员证书、健康管理师证书、营养师证等;通过技能提升培训,可获得行业认可的培训证书,如医疗护理员等。
但是,在护理员培训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李利群校长介绍,职业培训针对的是社会人群,学员的学习时间很难做到脱产学习,更多地只能是线上学习,使得学习周期较长,学习效果不如全程面授效果。另外,长期以来,因为就业压力,形成了以考证为目的学习,而技能提升培训重在掌握技能、注重实操,所以学员观念需要转变。
作为广东省首家开展全线上+线下课程的职业教育机构,南丁教育集团在2020年健康管理师全年招收近万人次,近两年累计超过1.3万人次获得人社和卫生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据李利群校长透露,未来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设立职业培训学校500余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超过5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超过200万人次。(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