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事法院:信息化让司法文书邮寄工作不再“是个事儿”
2021-10-21 19:4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从录入到装入快递信封,一份送达信件制单时间不到1分钟。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通讯员 赵宗文 胡小薇

“滴”扫描机声音响起,广州海事法院诉讼服务大厅书记员拿着即将寄到全国各地的司法文书快件用扫描机扫描单号后,每份快件的单号立即就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十几秒后,一叠快件已全部录入了系统里。随后,书记员逐一核对已录入单号的所有快件基础信息,检查有无缺漏的单号即可。

从录入到装入快递信封,一份送达信件制单时间不到1分钟。使用这个平台后,全院司法文书邮寄快递制单、交接等工作从原来的每天1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左右。收发室没有了以往排队等待邮件交接的队伍,没有写满了快递单号的厚厚登记本。只有干净整齐的工作台,清脆悦耳的扫描声。

1544007287.jpg

记者了解到,自从2020年9月份广州海事法院自主研发的邮寄管理平台正式投用以来,不仅给该院的书记员办理司法文书邮寄节省了时间,那些繁琐的、容易出错漏的步骤也省去了,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司法文书集中办理邮寄的整体效率。

诱因:繁琐流程 低效工作

据了解,在邮寄管理平台开发投用以前,广州海事法院的司法文书邮寄管理工作多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而且全部公务邮件都需移交给立案庭登记后,集中收发。

由于设备和邮件信息不能共享,再加上每个合议庭书记员安装了不同的单机打印软件,不能够满足批量套打,而且在打印邮单时经常发生软件故障,于是从法院发出的邮单既有手写的、又有机打的,格式五花八门,不正规、不严肃。同时,繁琐的工作步骤使立案庭书记员在每天集中办理信件邮寄交接要占用1个多小时,若是要翻查单号,就基本要靠当事人的记忆去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大家对此苦不堪言。

如何为审判执行工作人员减负提升质效,广州海事法院党组发动干警献言献策,鼓励干警自主研发有利于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小程序小软件,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启了智慧邮寄特别是智慧审判新模式。据统计,广州海事法院已自主研发了智能分案系统、案由分析系统、要素审判系统、船舶评估系统、党员在线教育系统等30多个审判辅助、思政教育、行政管理平台。

功能:模糊搜索 送达跟踪

据了解,在这个邮寄管理平台里,只要登入广州海事法院的OA网进入平台网址,在上面新建邮件就能直接填写寄件信息,而且有“两个功能”优先保障司法文书邮寄的准确率。

1492076300.jpg

一个是“模糊搜索”功能,就是通过日常寄件信息的积累,形成收件人数据库,并在平台上共享,因此在填写收件人信息时候,只要输入收件人姓名,就会立即出现其关联的收件信息,减少了相同收件人信息的输入核对工作。另一个是“纠错功能”,就是邮寄管理平台对接邮政物流接口,实时查询邮件送达情况,也同时延伸一个纠错功能,当邮件送达产生退件,相应的信息就会被列入“黑名单”,也就是说这个地址对这个当事人是失效的,这就提醒法院工作人员要重新核对当事人的信息,以免发生错误寄件的事情。

据研发人员廖奕桢介绍,这一系统不仅可以避免书记员因核实不当造成的信息错误、减少了他们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实时跟踪信件送达情况和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

意义:数据分析 应用广泛

除了邮寄管理平台层面的实操功能以外,该平台还能对邮寄快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查看的页面当中,对于每月邮寄快件总件数、邮件寄出具体情况等信息都会进行实时更新,也就是说当你寄出一个快件,这个快件的相关信息就会被记录在系统里,系统会将这个数据自动纳入到统计范围内,在平台的统计图表上均有显示。

在全院这些快递邮件当中,国内快递有多少,国际快递有多少,其中司法快递又占多少,所有数据完整可视化、一目了然,不仅能精确到每个人的具体寄件量是多少,还能生成全国送达热点分布图。 

一个邮寄管理平台,能解决好几个部门的难点痛点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程序开发。该院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采集基础信息,挖掘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价值信息,在原有功能基础上研发了数据在案件分析、趋势研判、业绩评价、财务成本核算、快递监督管理等功能,推进了数据融合共享,增强了“大数据”在法院管理中的可视化应用,为法院审判执行、管理教育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具有深远的意义。

广州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超介绍,广州海事法院坚持以司法数据中台、智慧法院大脑、在线法院建设为牵引,加大自主研发和基础数据融合共享力度,充分发挥“小平台”大作用,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质效。(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