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部署,东莞市“十四五”时期奋力打造品质教育,今年推出品质教育“1+12行动计划”。其中,重点推出《打造“莞邑良师”行动计划(2021-2025年)》。10月19日下午,东莞市教育局向媒体通报“莞邑良师”行动计划2021实施情况。
“莞邑良师”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三支队伍,为打造品质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包括好校长队伍、好教研员队伍、好教师队伍。围绕这个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五方面23条举措,包括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师队伍扩容、建立精准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健全教师管理机制等。
用近千名编制招聘教师
当前,东莞打造品质教育提出,到2025年,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增量、普通高中公办学位总量、教育经费总投入、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增量、高级职称教师增量等“五个翻一番”,其中有两个翻一番正是教师队伍建设。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甘雨表示,东莞市委市政府对于基础教育引进人才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给编制、给资金、给平台。打造品质教育,前提是品质之师;推动教育扩容,必须有教师扩容。
据介绍,东莞市出台了创新编制岗位管理、推动公办学校引进名优人才的专门办法。市委编委建立了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基础教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学校引进的正高级教师、省级名校长(名教师)和35岁以下副高级教师、博士研究生给予核增编制、岗位支持,按“编随人走”原则直接核增编制到校,引进的名优人才首聘岗位和晋升岗位均从全市教育系统岗位中统筹安排,这既是对学校加大引才扶持力度,也为人才本身解决后续发展问题。今年,已下达35名编制。9月发文至今,各学校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主动积极结合本年度公开招聘工作,到著名高校招揽博士研究生人才。
在教师编制紧缺的情况下,东莞今年用近千名编制招聘教师。今年下半年,共开展三场公开招聘活动,拟招聘公办教师913名。
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东莞不但要招引好人才,还要培养好人才。为此,东莞市出台了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卓越教师、未来名校长四份培养方案,完善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办法,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30名教育领军人才、150名教育家型教师、2500名卓越教师和300名未来名校长培养对象,评选550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搭建起与省相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培养模式上,东莞市积极创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高端培训队伍合作、中小学参与的培训格局。其中,对教育领军人才培养,突出项目攻关,聚焦未来学校、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评价、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关键领域集体攻关,并围绕攻关主题,以脱产方式到高层次教育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开展访学研修,对市内实践基地学校突出实践探索和运用。对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计划依托知名高校教授、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建立培训导师团队,建立理论和实践双导师,采取名师带徒弟,徒弟带学徒的链条传递式培训。对卓越教师培养,对标上级对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探索教学改革创新,建立模块化项目培训体系。对未来名校长培养,不仅选配省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作为指导专家,还要实行任务驱动,遴选“优质学校的跃升、薄弱学校的改进、新办学校的快速提质”等多种样本,分层分类到北京、上海、江浙等教育先进地区知名品牌学校跟岗学习,制定本校行动改进方案,为东莞“培养一批,储备一批”未来名校长。
近期,东莞已经启动这些方案的实施工作,计划遴选出第一批10名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50名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养对象,250名新一轮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计划11月底启动推荐遴选10个学科共500名卓越教师;计划11月遴选60名未来名校长培养对象。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