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曲江樟市镇2.2万亩晚稻丰收,科技兴农效果明显
2021-10-20 19:5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樟市镇已成为“马坝油粘米”重要原粮种植基地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唐忠祥 刘伟珍

秋收时节,走进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只见一望无际的稻浪随风摇曳,遍地铺金,饱满金黄的谷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间穿梭往返,收割、脱谷、粉碎稻杆、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 一会儿功夫,颗粒饱满的稻谷就被村民们一袋袋从田埂搬运到了晒谷场上。

19db58dc97d152df19489ad06d59dd6.jpg

水稻成熟,一片金黄

站在田头,樟市镇北约村委华屋村的种粮大户华志权忍不住伸手抚了一把稻田里正待收割的稻穗。他告诉记者,眼前这片晚稻有50多亩,因今年高温天气持续较长,晚稻生长旺盛,稻穗灌浆充分,颗粒饱满,粮食亩产较往年明显提高。

“除了天气原因,增产跟农技人员的指导也分不开。这片稻田,晚稻亩产可以突破600公斤,每亩比去年增产50公斤左右。” 华志权说,现在市场对新米的需求量比较大,价格也比较高,“所以趁着这段时间天气晴好,赶紧收回家,争取卖个好价钱。”

d3cc4b1738c8e71292bcbe21c5fbdcd.jpg

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

据了解,樟市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粤北粮仓”之美称。近年来,樟市镇综合多元优势,统筹规划,逐步形成了以种植马坝油粘米、蔬菜、葡萄、早脆梨、百香果等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区域品牌,推动“农旅、文旅、康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优质稻是我们樟市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今年全镇晚稻种植面积大约2.2万亩,10月15日前后陆续开始收割,预计总产量超过9000吨。”樟市镇党委书记孙志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樟市镇已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马坝油粘米”重要的原粮种植基地和曲江区马坝油粘米主要产地之一,樟市镇产出的马坝油粘米米粒晶莹剔透、气味清香、米饭松软可口,备受消费者的认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