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智慧社区、时间银行助力养老,广州多个社区创新社会治理
2021-10-20 13:4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近期,在广州这个常住人口达1867.66万人的超大城市中,出现了众多社区治理新生事物。
统筹/罗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李焕坤 谭铮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治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近期,在广州这个常住人口达1867.66万人的超大城市中,出现了众多社区治理新生事物。通过社区治理的创新,不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 
传统社区与“数字世界”融合
变“聪明”了

“太方便了!以前我需要到社区医院才能进行身体检测,现在在长者饭堂,打饭的时候,我顺便就能做身体检测了。”家住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的达叔连连称赞。

达叔在进行健康检测 通讯员供图

近期,越秀区在旧南海县社区试点,打造“多元赋能、减负便民”的智慧社区,在医疗、养老、安防、消防等方面,通过科技赋能,为居民生活带去便利。

据了解,旧南海县智慧社区建设有一幅蓝图——在社区微改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智慧社区IOC平台,将“传统社区”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在一个平台上集成映射,打造智慧社区服务中心。

旧南海县社区老年人口大约占整个社区总人口的30%。社区向辖内高龄、独居或者患有严重基础病的老人发放智能手环。“目前手环主要可以实现防走失定位、跌倒监测报警、心律血压等数据的健康跟踪、紧急呼叫等智能感知服务。”旧南海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露雅介绍,当老人发生跌倒等意外时,手环将自动告警,告警信息通过“越秀先锋”告知社区并同步短信通知监护人。

年过六旬的达叔便深切地感受到了智能手环的便利。“我的家里有一位90多岁的母亲,以前因为担心母亲,我都不敢出来。自从社区为母亲配备了智能手环,我放心了很多,平时也有时间出来和街坊走动,母亲的情况我也能够及时收到反馈。”达叔说。

除了智慧手环及时通报辖区内老年人情况外,社区还为高龄独居老人住所、沿街商铺等安全隐患较大的场所试点安装了近百个物联网智能烟感探测器。“当监测数据达到一定阈值后,平台会自动弹出告警信息,通过‘越秀先锋’发起预警,社区指挥中心即刻派员上门或电话核查。”叶露雅告诉记者,7月16日,平台便收到辖内某户烟感告警,工作人员立刻通过关联电话联系屋主。经核实,系屋内居民在煎豆腐时忘开小火,产生大量油烟,烟感探测器自动登记消防预警。

据了解,越秀区在旧南海县试点创新智慧社区合作新模式,由“政府+企业”联合建设运营,将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方角色进行资源整合、平台互通、数据共享,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羊城晚报记者郭思琦)

 海珠区青凤社区 
社区门口就有
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超市和便利店”

约20平方米的公共法律服务室内,律师值班台、调解台、法律知识宣传架一应俱全……这是日前落户在海珠区江南中街道青凤社区主出入口附近的公共法律服务室。

作为海珠区首个标准化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青凤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按照《广州市司法局关于全面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分工方案》标准打造硬件设施,整合社区调解室、村(社区)法律顾问、调解员资源,并成为普法宣传平台,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超市和便利店”。

律师廖琼灵正在聆听和解答社区居民的问题 李焕坤 摄

近日,当记者来到青凤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看见律师廖琼灵正在聆听和解答社区居民连叔的问题。据悉,青凤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正是由该律师团队提供服务,每周二“坐诊”。公共法律服务室外公布有廖律师联系方式,社区居民有法律问题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咨询。

廖律师已在青凤社区担任社区律师十余年,他告诉记者,过去社区法律咨询是合署办公的模式,影响开展法律咨询的效率。“你看现在这里,就靠近社区出入口,居民经过就能看见。而且有了这个独立空间,现在我们每个月起码会开展一次普法宣传。”廖律师介绍,目前平均一个月他要解决2至3宗调解案,以及提供多次法律咨询。“街坊群众来咨询的,大多是遗产继承、婚姻家庭、房屋漏水、建房侵权、加装电梯纠纷等。这些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事,看着事小,对于身处其中的居民来说却是大事。”廖琼灵说,“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就是要尽量就地发现、就地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减少街坊群众的精力和金钱损失。”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辖内各社区情况,逐步推广标准化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江南中街道司法所所长何建峰表示。(羊城晚报记者李焕坤)   

 越秀区六榕街 

“初老”服务“老老”
“时间银行”可兑换服务

如果说旧南海社区通过科技手段让长者的生活充满安全感,那在越秀区的六榕街,供初老志愿者兑换的“时间银行”则让长者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满足感。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在广州,退休街坊正成为志愿者的重要队伍之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时间银行”注册志愿者已达到22万人,其中初老志愿者2.2万余名,约占其中的10%。

据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银行”也开始进行全面的适老化改造,降低长者使用门槛,面向社区困难长者,提供“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的多元化需求解决方案。如何让初老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更有获得感?广州市志愿者协会通过“时间银行”嵌入养老机构新模式,打造服务兑换一站式平台,六榕街颐康中心正是第一个试点。

据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平台负责人鞠丽萍介绍,初老志愿者可以“认领”六榕街颐康中心在“时间银行”发布的助老志愿服务招募信息,如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紧急援助等,再通过线上报名参与并记录时数积累积分。通过“初老服务老老”的模式,长者志愿者在“时间银行”积累的积分可以兑换助浴、助医、助洁等助老服务及辅具租赁服务等近百项助老服务资源。(羊城晚报记者谭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