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射箭运动发展探秘:民间自发 举步维艰
2021-10-18 22:0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十四运男团射箭,广东队爆冷击败奥运联队,最终获得银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柴智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团射箭比赛中,广东队的三位运动员梁家杰、林良文、李博在半决赛爆冷击败奥运联队,并最终获得银牌。广州市海珠区射箭协会会长杨晓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真希望这枚银牌能够刺激广州射箭运动的发展。”

射箭成为休闲运动新时尚

射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射”乃古代六艺之一,不单是杀敌卫国的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娟娟为中国队勇夺射箭首金,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射箭这项运动。左手持弓,右手搭箭,引弦瞄准,动作、气息一气呵成,命中靶心瞬间的体验感和刺激感十足。

“很多人认为射箭能否命中10环,动作要领是关键,但其实高水平运动员的较量更多的是拼心态,所以这项运动也被许多人视为快节奏生活下的‘调味剂’。通过射箭可以让自己保持平和心态,释放压力”。

杨晓明表示,与足篮排、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热门运动相比,射箭属于偏冷门的小众项目,但越来越受到都市白领的青睐。

在海珠区万胜广场的弓友射箭馆,记者采访到射箭爱好者田先生,他表示射箭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平常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我发现射箭能够让我静下心来,射出箭的一刹那,整个身体是最为放松最为舒服的,我通过这种方式来排解压力”。

射箭看似神秘,其实入门并不难,而且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与。周女士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儿子来射箭,“儿童有专用的儿童弓,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能锻炼身体,提升专注力。对于成年人来说,也能通过射箭感受到年轻人的那份活力和朝气,这项运动有助于个人情绪的疏导”。

入门门槛低,对抗不激烈,让射箭逐渐成为都市休闲运动的新时尚。

广州还在等待一个“爆点”

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蓬勃发展相比,广州的射箭运动近年发展放缓。从早期的2016年广州塔杯室外射箭邀请赛,到2018和2019年数次举办的广东省射箭联赛,近两年都因疫情原因被按下暂停键。

杨晓明表示:“广州射箭运动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2013年射箭场馆陆续开放,鼎盛时期曾多达90多家,但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等原因已逐渐缩减至20家左右。”由于种种原因,广州市射箭协会尚未成立,目前全市各大区只有海珠区刚刚成立射箭协会,各区仍处于“单打独斗”的散兵状态。

出于爱好和情怀,各大射箭馆近年艰难维持运营;尽管如此,仍一直致力于射箭运动的推广,在民间自下而上地承担起培养射箭有生力量、组织会员参加省级射箭赛事、输送人才等使命,以微弱之力推动广州射箭运动的前行。

弓友射箭馆算是一路经历风雨,其负责人张伟煌表示:“我们渴望中国队能够在奥运会夺得一枚射箭金牌,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射箭这项运动。”

杨晓明目前正在筹备海珠区射箭协会“达级赛”,“我们前些年在黄村体育训练基地举办过青少年射箭锦标赛,但最近两年广州的射箭赛事断断续续。作为目前广州唯一的区级协会,我希望组织一项赛事,让更多的射箭爱好者参与其中,从而推动广州射箭运动的良性发展。事实上,广大射箭爱好者非常渴望能够通过实战比赛来不断交流,进而提升自己的水平”。

“由于射箭不是广州市运会的比赛项目,所以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4年后射箭项目有望进入市运会,希望届时射箭运动能够全面复苏,就好像张娟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夺金,其实这项运动就是需要一个时机、一个‘爆点’。”张伟煌对于广州射箭的未来仍充满期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海珠区射箭协会
责编 |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