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如何构建茶叶贸易流通新格局?这个国际大会告诉你
2021-10-13 19:0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2021·广州国际茶产业大会”在广州市荔湾区举办。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荔宣

10月13日,“2021·广州国际茶产业大会”在广州市荔湾区举办。大会以“茶贸广州 共创辉煌”为主题,茶产业商协会代表、全国部分茶产区政府代表、协会单位、茶企业代表,业内知名专家、行业大咖、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产业载体负责人等各界人士出席,围绕“茶贸之都(广州),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使命担当”建言献策。

大会上,茶产业有关单位和人士指出目前茶产业面临的痛点,并提出解决路径。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黄波认为,传统形态的茶产业受到了当下科技发展、消费升级等冲击,尤其突出的问题是创新不足、信息混乱、标准缺乏等。“这些都导致生产流通端和消费端各说各话,消费者觉得‘水太深’不能进入,阻碍了产业升级和市场规模发展。”

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和流通重地,发挥着世界贸易中心港和茶叶流通枢纽的重要作用。黄波认为,作为“销售端”,广州举办此次大会具有倒逼产业链各环节升级迭代,使中国茶产业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现实意义,而作为广州茶核心销区的芳村茶叶市场,更应该一马当先。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荔湾区政府提出通过茶文化、业态、品牌、人才、标准、产地等一系列举措,增强全国茶叶流通枢纽作用,发挥国际茶都对茶产业的全方位引领作用。

具体路径包括推动传统茶产业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结合,引入平台及合作方电商资源,大力发展茶业电子商务;打造新式茶饮总部基地和文化体验馆,构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体验场景;打造专业茶仓,满足民间收藏的中老期茶可收藏、可消费、可流通的需求;打造“茶道、水秀、花香”特色园区和茶文化博物馆,融合全域旅游发展,大力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与国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为茶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支持有实力的龙头茶企申报IPO;制定多种茶行业标准,进一步扩大茶叶“广州价格”“广州标准”的影响范围;以销区的转型升级倒逼产区茶产品质量提升、营商环境优化,使内销模式转变为内销与外销并举等。

记者了解到,上述路径已经开始着手实现——大会上成立了广东省茶业商会,为荔湾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旗下企业与区政府签订政企合作协议,拟打造以中国茶文化为特色的深度沉浸体验式商业综合体和茶产业公共交易平台;茶叶市场环境提升工程示范段正在规划。

从“十三行”对外一口通商,向世界输出中国茶叶,到芳村茶叶市场,再到国际茶贸之都,广州在中国乃至世界茶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享有核心地位。黄波认为,自2000年举办第一届广州国际茶博会以来,时隔20年召开广州国际茶产业大会,意味着政府层面要对广州茶产业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认识、发掘和激活本土资源,倒逼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中国茶影响力,用茶讲好广州故事,令人期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百年前,广州荔湾“十三行”就将茶叶送往世界各地

大会选择在荔湾举办,有其历史意义所在。

自18世纪中国实行对外一口通商开始,全国各个产区的茶叶就通过广州荔湾“十三行”输送到世界各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芳村所产的茉莉花与广宁县的野生山茶巧妙结合,制成茉莉花茶,远销港澳地区,120多家茉莉花茶厂汇聚芳村,芳村茶市初现雏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广东以及来自浙江、湖南、云南、福建、江西等的茶商纷纷看中商机,带来绿茶、红茶等各类茶叶在芳村扎根,第一代茶商由此形成。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芳村茶叶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九十年代后期,芳村茶叶市场不断进行升级改造,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已基本形成了茶文化的产业市场,聚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达3000多户。

如今,广州荔湾的芳村地区形成了业内知名的茶叶市场集群,销售包括六大茶类1000多个品种的茶叶,以及茶具、茶服、茶食品等涵盖整个茶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据行业数据,普洱茶交易量占全国八成。广州依然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和流通重地,发挥着世界贸易中心港和茶叶流通枢纽的重要作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