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莫冠婷
10月12日,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奇带队做客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就群众关心的儿童福利、殡葬管理、养老服务等民政热点问题进行一一回应。
到2025年底,地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100%全覆盖
陈奇介绍,今年实施的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困境儿童保障作出了要求,作为困境儿童保障的牵头部门,民政部门将解决困境儿童实际困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针对儿童福利机构儿童95%以上是重病重残、到省级三甲医院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省民政厅联合卫健部门建立“绿色通道”,确定29家省级三甲医院作为“绿色通道”定点单位,自6月启动以来,全省累计9个地市18家儿童福利机构近100名孤残儿童被送入定点医院救治。
针对年满18周岁孤儿继续就学问题,广东省自2019年起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目前已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4806万元,为年满18周岁的在校孤儿每人每学年发放1万元助学金;同时,继续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至毕业,两项加起来每人每年共有2万多元。
此外,广东省连续4年开展百家社会组织走近留守和困境儿童“牵手行动”,累计动员70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300多场儿童关爱帮扶活动,惠及3.8万名留守和困境儿童。
陈奇还表示,目前广东民政部门正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区按期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成立未成年人保护机构130家,开通62条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全覆盖推进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近4万名基层儿童工作者扎根村居一线,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底,实现地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100%全覆盖,县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乡镇未成年人保护站覆盖率50%以上,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设立专职专岗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现儿童主任专人专岗、参训率达到100%,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基本建成。
加大符合事实无人抚养认定条件的儿童的排查力度
父母双方都是重度残疾人,孩子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却因为父母不了解申请政策,而没有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针对此类基层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排查发现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副处长陈爱兵回应,家庭没有申请,民政部门和基层儿童工作人员在排查过程中发现了,应引导或帮助其监护人提出申请。
他表示,接下来各级民政部门要继续深化“儿童保障政策进村居活动”,切实使儿童保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加大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乡镇社工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排查发现能力;积极发挥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作用,及时受理和解答困境儿童及家庭的政策咨询和各类求助。另外,进一步开拓大数据应用,在没有申请对象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更多信息系统的共享和碰撞,最大限度防止漏保错保问题。落实政策后,如果还存在其他困难的,可通过临时救助、发动慈善等社会力量进行关爱帮扶。
到2025年,每个乡镇至少建1座镇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
针对节目中提到的农村墓地违规建设问题,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督促指导地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整改,依法依规稳妥处置问题。
认真落实广东省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解决安葬(放)设施供给不足、不平衡的问题。即将印发《关于广东省2021-2030年安葬(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这个文件,扩大有效供给,科学合理布局,加大全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的建设力度,要求到2025年每个乡镇至少要建有1座镇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力求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解决殡葬领域不规范的问题。“殡葬是大家都关心的民生大事,殡葬领域不规范问题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殡葬领域问题的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殡仪馆、殡葬中介服务机构、安葬(放)设施的监管,依法依规整治殡葬领域损害群众利益、违反法律法规等行为,不断提高殡葬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游珊山说。
到2025年,全省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人次将达到20万
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针对“养老护理员招录门槛低,希望政府加强监督管理”的问题,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张东霞表示,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培训途径,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相关的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以及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等相关政策,提升养老护理员社会认同度和职业荣誉感。民政部门还要求养老服务机构,加大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此外,大力推进“南粤家政”工程,全面推行养老护理人员就业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专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到2025年,全省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人次将达到20万。
“我们正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人可选择多种养老模式。”张东霞指出,针对居家养老,可以将适老化改造服务“送上门”;针对居家社区养老,广东积极推进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可提供日托、全托、精神关爱、送餐等多种服务。而针对失能老人照护,养老机构将发挥一定作用。“通过更加有效的养老服务供给,来满足不同老人多元化的需求。”她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