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 上马驰驱革命路,下马热血绘丹青
2021-10-12 16:3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辛亥名人翰墨展”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展出

【开栏语】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11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以其惊心动魄的时代伟力,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成为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百余年岁月山河,沧海桑田。

如今,在辛亥革命策源地广东,遍布各地的辛亥革命历史记忆,早已融进了一个个地标里、路牌中,融进了人们的生活里。它们生动而深刻地向人们展示着那段峥嵘岁月,承载着不朽的革命精神。

今天起,羊城晚报推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革命印记遍南粤开拓精神助前行》专题报道,敬请垂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丰西西 薛江华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柳卓楠 薛江华(署名除外)

珠江水畔,长洲岛上,辛亥革命纪念馆已建馆10年;岛的另一端,黄埔军校与之遥遥相望,它们静静矗立,回望着110年前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1911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广东是辛亥革命策源地,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南粤大地上,留下了许多辛亥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见证。

位于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上的辛亥革命纪念馆,是国内重要的辛亥革命历史纪念地。10月11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寻访辛亥革命历史印记,听如今的文物守护者讲述文物背后的难忘故事。

辛亥革命纪念馆

【寻访革命印记】
剑胆琴心,瞻仰能文能武的辛亥志士

辛亥革命纪念馆建成于2011年10月,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是一座立足于全国的辛亥革命专题纪念馆。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最近,由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主办的“剑胆琴心——辛亥名人翰墨展”在辛亥革命纪念馆拉开帷幕。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为了民族复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在战争背后,他们挥毫泼墨,文采斐然。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让大众了解辛亥志士们的另一面。”

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部工作人员张林介绍,此次展览选取了孙中山、黄兴等辛亥革命先驱们的41件(套)墨宝,包括孙中山为王和顺题“博爱”横披、黄兴书赠吴崑“力不胜于胆”四条屏等二级文物,这些作品一方面彰显了辛亥志士的政治理想和社会主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的艺术修为和情趣追求。

孙中山为王和顺题“博爱”横披

走进展厅,迎面看到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两幅墨宝,一幅是孙中山先生为王和顺题的“博爱”横披,另一幅为大众常见的“天下为公”横披。

展厅内展出的孙中山先生墨宝
孙中山题“天下为公”横披

张林介绍,在这些书法作品中,蕴含着革命先驱们内心的不懈追求和革命理想。比如,展厅中悬挂着的一幅黄兴“手书”: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该四条屏系书录南宋诗人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字里行间透着黄兴的革命思想。

展厅内展出的黄兴墨宝。受访者供图

“当时许多革命志士都喜欢书录南宋时期的诗词,好像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他们虽然痛心国之衰败,但依旧抱有救国之心,内心是充满希望的。尤其第二句中提到了‘中国梦’一词,这也是中国较早出现这一词汇的古诗词,与现在我们的理念有共通之处,不谋而合。”辛亥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张长龙说道。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环顾展厅内,或是书录古语表达心境的作品,或是与家人“闲聊”的日记书信,亦或是赠予亲友的箴言,这些作品背后,是当年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革命志士,亦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展览现场。受访者供图

【对话文物守护者】
“80后”汪喜:
关注文物背后的每一个个体

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二楼的保管部,“80后”的汪喜正忙着和同事们对一批文物进行鉴定。文物管理、收藏、整理、修复、研究……这是汪喜在辛亥革命纪念馆七年工作的日常。

因为对博物馆的热爱,大学毕业后他便加入了博物馆行业。如今作为保管部副主任的他,对馆里的每一件文物可谓如数家珍。

辛亥革命纪念馆保管部主任汪喜。受访者供图

“我在2014年来的时候,整个馆里的文物只有258件,加上文物资料只有1000余件。经过多年收集,现在已经有文物、资料等近一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204件。”

七年的文物工作繁琐、细致,但文物背后的诸多故事却对汪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谈及让其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文物征集时,他忍不住泪湿眼眶。

那是2015年前后的一个下雨天,两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带着女儿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说要捐赠文物。可他们拿出来的文物,却是一叠破到快掉渣的抚恤证,上面隐约可见梁业崧三个字。

梁业崧抚恤材料原件 (修复前)。受访者供图

他们告诉汪喜,梁业崧是辛亥革命炸弹队的队长,在一次制造炸弹过程中不幸牺牲,墓地也不知所向。梁家后人三代人寻找了近百年,依旧无果,希望托纪念馆帮忙留意。

汪喜马上对这张抚恤证进行了修复、复制,同时也把寻找梁业崧墓这件事放在心上。之后,在辛亥革命纪念馆每年都举行的“走读广州辛亥革命史”扫墓活动中,汪喜都会认真浏览烈士墓碑上的名字。

终于,有一次在银河公墓扫墓时,在辛亥革命烈士墓区,他竟真找到了梁业崧的名字!那一瞬间他激动万分,他立即打电话给梁家后人,对方感激不已。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让我决定去关注革命中的每一个个体,更加敬畏文物。”汪喜说。

“95后”文锦峰:
收录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

10月8日,《辛亥革命英烈谱》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官网上线。这份英烈谱收录了1895年至1912年间历次起义的3000余位英烈名字及事迹资料,这是由该馆与台湾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合作共同完成的。生于1998年的文锦峰便是这项工作的骨干人员。

受访者供图

文锦峰告诉记者,在1912年前后,孙中山先生为抚恤嘉奖革命志士,曾在国内设立多个临时稽勋局,其中一项工作即是收录缮正各省革命志士和英烈名单,共制成恤案表册近14本。

100余年后的今天,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始进行《辛亥革命英烈谱》收录工作,但百年前的14本恤案表册大多在战争中不幸散失,仅留有贵州省的一部分。

为此,文锦峰与同事们大量翻阅各地文献资料,联系全国各地相关革命后人,校对、考证、录入。虽然工作繁琐复杂,但文锦峰并没有畏难,而是沉下心来,进行着这项并不容易的工作。10月8日上线时,他们已完成了3000余名辛亥革命英烈资料的收录。

“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还有许多英烈的事迹没有被发现和记录,他们应该被历史记住,他们的精神也应该传承下去,这是我要一直做的事。”文锦峰说。

【人物访谈】
孙中山先生曾侄孙女孙雅丽:
用文化软实力助力民族复兴
盼家乡文化产业迎来大发展

10月11日,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活动嘉宾参访团先后到广州市中山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拜谒。在嘉宾团里,有一位身穿中山装的女性格外显眼,她是孙中山先生的曾侄孙女孙雅丽。

纪念活动嘉宾参访团到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拜谒

活动间隙,孙雅丽接受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她告诉记者,参加完10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之后备受鼓舞,现在也常来中山,希望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贡献一己之力。

孙雅丽出生于中国香港,其曾祖父乃孙中山之兄孙眉。父亲孙满在祖父和父母相继离世后,与兄弟孙乾一起由孙中山接到身边抚养并供书教学。孙满晚年在族谱的序言里写道:“民国六年,先严为国捐躯,其时满12岁,乾仅10龄,先依祖母谭太夫人乡居,稍后又到广州,蒙国父抚育,得以聆听教诲”。

孙雅丽在中山纪念堂参加拜谒活动

受家风传承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的孙雅丽,放弃了在澳大利亚电影局的工作和当外交官的机会,回国参与制作中国电影,希望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的经验为中国电影出点力,并率先将中国电影发行至海外。

2006年,孙雅丽作为孙家代表之一来北京参加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这也是她首次参加国家级的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

这次活动之后,她开始思考:身为孙家后人,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多作贡献,让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毕生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影响更多的人。

思考之后,孙雅丽作出了第一步实践——2016年11月,接近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之际,她发起成立了“孙中山文化基金会”。

在经历过草创期的艰难后,基金会迎来了壮大和发展:基金会先后开展了环境与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影视传媒和支持女性等多个项目,见证了象牙买卖的禁止,并积极参与支持了有关孙中山思想及文化的学术论坛等活动。

现在的孙雅丽,经常往返于北京和中山两地。对于广东和中山这些年的变化,她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我觉得自己最能出力的地方,还是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方面。”孙雅丽说,文化教育是民族精神之基,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与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是她最大的心愿。

近年来,她常回中山,她觉得中山文化底蕴丰厚,希望能够在中山多从事一些文化方面的事业。“文旅,也是先有文再有旅。过去的广东人比较务实,看重经济建设,现在文化建设被慢慢提到了重要位置”。

孙雅丽希望中山能够更重视本土的文化产业建设,自己也愿意为此贡献力量,“当下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不少方面实现了先辈当年的理想,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孙家的后人,我深切盼望海内外华人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两岸和平统一而努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出品 | 刘海陵 林海利
策划 | 孙璇 林洁
统筹 | 黄丽娜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