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 通讯员 王丽莹
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对专用道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10月12日,佛山南海公安交警部门、交通部门通力合作,对道路进行排查规划并积极开发道路资源,在原有基础上,计划到2022年建设完成投入使用400公里绿道,全面提升绿色出行道路环境。据2020年相关调研资料显示,在全方式出行中,佛山市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出行比例占26.6%,位居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第二位,并呈现逐步增长趋势。然而,部分早期建设的道路规划受限,未设置专用的绿道,令到部分道路之间的绿道衔接不上,给绿色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在某些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没有分隔的路段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南海交警部门、交通部门紧密合作,以《城市“畅通工程”两年行动方案》中的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化系统工程为目标计划,建设好安全、畅通、连贯的绿道,让绿色出行的市民“有路行、行得顺、行安心”。
南海在千灯湖片区修建自行车及电动车专用道
2020年,南海区就借助摩电整治的契机,建设和完善了39.5公里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其中包括灯湖东路、灯湖西路、南新二路、南新三路、东信南路及锦园路等12.6公里的新建绿道以及深海路、半岛路、佛平三路、简平路、季华路等路段26.9公里的提升整治改造绿道。对此,在金融高新区工作的市民小刘最有感触,“以前没有铺装专用道时,下雨天骑单车经常提心吊胆,很担心滑倒,现在可好了,专用道有防滑的路面,清晰的指示标志,而且与机动车道分开,非常安全。”
为进一步完善绿道的建设,目前,宝翠南路、南桂路、桂平路、南海中学至环山湖段、环西樵山听音湖至山南入口段以及环西樵山片区沿线等多个共27.5公里的绿道建设工程正在如期进行;桂澜路、怡海路、海八路等23个路段共99.2公里的绿道建设及改造设计方案也在持续推进中。按照相关计划,南海区将于2022年年中完成全区400公里的专用道建设,其中包括新投入建设190公里、整治原有的165公里、改造提升45公里,涉及到桂城、大沥、狮山、西樵等4个镇街,重点解决非机动车无路可行,非机动车道被占用、衔接不平顺、铺装不良、隔离设施缺乏等问题。所有专用道都将用统一的标志标线、指示牌,道路以铺装绿色为底色以及安装隔离护栏;预计年内将完成40%的专用道建设并建成示范路,全面提升全区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的安全行驶环境。
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的绿道建设最大限度的将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流,让市民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同时,连贯的绿道还能将交通枢纽和小区、商圈连接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城市中心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接驳的问题,越来越多市民偏向采用绿色、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切实缓解了路面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出行效率,给市民群众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修建绿道同时,南海也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
下一步,南海交警部门将继续与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完成既定目标,并进一步完善绿道规划建设和非机动车道停放区域的施划,保障和提升道路通行和停放秩序。同时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做到“车上牌、戴头盔、不逆行、不闯红灯、不超员、不走机动车道”等,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