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科普志愿者训练营开营
2021-10-09 15: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志愿者们将参与专业导师培训与户外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科普讲座、社区走访等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吴朝霞 张应明

10月9日记者从韶关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面向全国招聘的首期科普志愿者训练营日前开营,30名获得志愿者身份的队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

b4fc1827cce49fe09632769f1cfd1eb.jpg
训练营教学现场

据了解,此次活动面向全国招募,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自然爱好者报名参加,最终录取了来自中山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及韶关学院等高校师生及社会人士共30名志愿者。这些生态科普志愿者有科学院所和高校的老师,有摄影好爱者,也有公司职员等。

志愿者们将参与专业导师培训与户外实践活动,内容有科普讲座、夜晚观察两栖动物、社区走访、微论坛、博物馆和教育径导赏以及生态绿道和三园介绍等。训练营结束后,每个小组还需要提交自然课程设计和网络推文。此外,30名志愿者还将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自愿组成自然教育、科普宣传、社区服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类4个小组进行培训。

f51f534b1cb3c5db791c87c907843d9.jpg
培训现场

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招募科普志愿者主要是通过组织和参与车八岭自然教育及生态科普活动,了解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以身作则,带动公众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保护事业科普宣传贡献力量。

近年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践行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科普教育工作,逐步打造了以“三点一径一长廊”五大基地为主体的科普教育场所,即自然博物馆、珍稀植物园、珍稀植物苗圃、全长2.5公里的生态教育径、20公里的生态文明教育长廊;建立了车八岭森林课堂,完成了全区视觉识别(VI)系统建设,标识标牌、科普教育展牌展板规范、清晰、统一。

2f122396ee642d3657d4848f5320b43.jpg
志愿者们在车八岭保护区进行户外实践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已成为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美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与多家科普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被评为“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韶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