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出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专题展览,多角度呈现“鲁迅在广州”
2021-09-28 21:0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书信、手绘地图、经典著作……在广州的8个月,是鲁迅一生中最柔软、最浪漫的时期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 磊 通讯员 董 芳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鲁迅纪念馆在楠枫书院(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11号)联合主办专题展。

该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信札,多角度地呈现了鲁迅在广州的工作与生活,地上的巨幅手绘地图,更是直观、生动地展现了鲁迅在广州的生活足迹。此次展览从2021年9月25日持续至2021年12月31日。

楠枫书院

鲁迅曾于1927年怀抱“和爱而一类的梦”而来,在广州居住生活了253天,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执教,并先后居住在中山大学大钟楼和珠江畔白云楼。

在这里,鲁迅对革命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广州见证了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过渡,鲁迅也对广东的左翼文艺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鲁迅先生更是在广州留下了许多交游会友、演讲授课、开办书店、品尝美食的趣闻轶事。鲁迅长孙周令飞曾说,在广州的8个月,是鲁迅一生中最柔软、最浪漫的时期。

广州鲁迅纪念馆

本次展览在空间布局上分五块:

一是墙面,包含前言、照片(及文字说明);二是桌面,鲁迅在广州期间的书信仿制件;三是展柜,陈列历年广东出版的关于鲁迅的图书,还有少量鲁迅作品的重要版本;

四是地面,装饰以鲁迅在广州活动足迹的手绘地图,以及放置在展柜旁的小黑板,粉笔手书鲁迅在中山大学开设的课程;五是图书码堆,展示销售鲁迅的经典著作、新近上市的与鲁迅有关的图书。

鲁迅在广州的活动痕迹图

墙面展示的鲁迅在广州相关图片近30幅,分为四组:

1、南下之梦。主图中大钟楼。1927年1月,鲁迅应邀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来到广州的第二天,搬进钟楼居住。钟楼当时为中山大学的办公楼。

2、朝花夕拾。主图白云楼。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居住和写作环境,1927年3月,鲁迅从钟楼移居白云楼。辞去中大职务之后,鲁迅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同时整理旧文旧著、翻译外国作品。

3、寻常生活。主图 鲁迅与许广平、蒋径三合影。鲁迅在广州的生活,因有爱人许广平及其他挚友相陪,凭添许多浪漫。鲁迅在日记里写道:“九月十一日星期,晴,下午蒋径三来,同往艳芳照相,并邀广平。”

4、青年之谊。主图鲁迅与广东木刻青年。鲁迅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主办木刻讲习会,编辑出版外国版画,资助指导木刻青年创作,扶持和培养了一批广东籍木刻青年。

《论鲁迅在广州》

现场还展出了十余封鲁迅的信札,可见真性情。比如,致许广平,大谈到广州后的作为:“其实我还有一点野心,也想到广州后,对于研究系加以打击……第二是同创造社联络,造一条战线,更向旧社会进攻,我再勉励做一点文章。”

致韦素园,谈对广州的第一印象,“这里很繁盛,饮食倒极便当。”“但民情,却比别处活泼得多。”

致章廷谦,谈在广州的感受和痛苦:“坐在革命的摇篮之上,随时可以滚出的。”“我在这里,被抬得太高,苦极。”“阴历正月三日从毓秀山跳下,跌伤了,躺了几天。”

致顾颉刚,则表露出他们关系的隔膜:“来函谨悉,甚至于吓得绝倒矣。”有兴趣的不妨细读原稿,慢慢品味。

给许广平的信

图书是此次专题展览的一大特色。

鲁迅曾在广州发表了《无声的中国》《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等演讲稿和文章,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及《而已集》中的大部分文章,写了计划中的《中国文学史》自古文字起源至汉司马迁的10篇,续译《小约翰》,编录《唐宋传奇集》,还编订了《野草》和《朝花夕拾》。

《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
《朝华夕拾》,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

广东出版的鲁迅类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突出了鲁迅与广州的互动关系,有着鲜明的广东烙印。

这次展出的图书,最早一种是《鲁迅在广东》(钟敬文编,北新书局 1927年出版),收录鲁迅到广州后他人所作关于鲁迅的文章13篇及鲁迅的演讲稿3篇、杂文1篇。

不过鲁迅对此书的印象似并不好。他在一封信中曾说,“看见有《鲁迅在广东》的一个广告,说是我的言论之类,都收集在内。后来的另一个广告上,却变成‘鲁迅著’了。我以为这不大好。”

《鲁迅在广东》

另有《论鲁迅在广州》(广东鲁迅研究小组编,1981年出版)一书,为1981年1月广东鲁迅研究小组召开的“鲁迅在广州”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77年出版的汤小铭创作的水粉连环画《鲁迅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是鲁迅题材绘画的经典之作。

展出的书刊中,还有《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广州鲁迅纪念馆编,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6年出版),《广东鲁迅研究》的创刊号(1987年),《我们心目中的鲁迅》(1988年出版,广东第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鲁迅研究论文选)等等。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经历了一个范式性的转换,对鲁迅作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向度的探索和开掘成为主流。广东并未缺位,所贡献的代表性作品有《人间鲁迅》(林贤治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人间鲁迅》

纪念鲁迅,广东有传统。

在2001年鲁迅诞辰120周年之际,花城出版社曾出版两卷本《鲁迅集》,该选本除了突出鲁迅小说创作、提升注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之外,在鲁迅形象的展现上也有重大突破,封面第一次使用了漫画。

作者是日本肖像漫画家堀尾纯一,1936年1月作于上海,画背面题词:“以非凡的志气,伟大的心地,贯穿了一代的人物。”

这幅画尘封65年之久,乃至现当代的绝大多数鲁迅研究者这之前都没见过。它的出现,一扫鲁迅在大众中总是“横眉冷对”的印象。(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