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纱、灰塑非遗进课堂!广工:用美育筑牢文化自信
2021-09-28 15:4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洪佳恂
图/学校供图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在广州举行。2946个展位中,有一处尤其人气旺盛——人体模型身着潮汕抽纱小晚装及中山装、西装等盛装而立,服装版型、色彩、纹样搭配、手工艺让人赏心悦目,走近还能闻到淡雅清香。

▲广工孙恩乐教授团队设计的潮汕抽纱小礼服作品在中博会上

这些服饰精品以《智能&高科技西装》为主题,是由广东广服集团与广东工业大学师生携手设计,具有非遗特色的创新服装。此前,广工“潮汕抽纱技艺传承”社会实践队伍赴潮汕地区寻访传承人,探索抽纱手工艺在现代服饰上的运用。

团队将调研成果输出成可教学的数字化成果,唤醒人们对潮汕抽纱手工艺的记忆,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过程中筑牢文化自信。

深度调研抽纱工艺
改良服装推出市场

潮汕抽纱是传统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拥有上百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抽纱以精巧轻盈见长,享有“南国之花”盛誉。鼎盛时期的抽纱工艺一度作为广东外贸出口的前三,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随着现代工艺的突飞猛进及人才老化、流失,抽纱工艺逐渐式微,艺术品产销举步维艰。

当前形势下如何推动抽纱传承发展?

“抽纱的传承处于瓶颈期,我们希望通过调研采访,将这项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广工许晓丹同学表示。

今年7月,广工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恩乐教授组建了由广工潮汕原籍研究生及本科生为主的潮汕抽纱调研团队,通过田野调查,走访文化馆、企业及社会团队并集中访谈20位省级和普通潮汕姿娘,记录并宣传优秀抽纱技艺传承人的典型事迹与当地艺术故事,掌握非遗抽纱项目的社会生态,结合传统工艺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寻找复活抽纱工艺、创新抽纱艺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孙恩乐结合PPT向华谢小学师生讲授抽纱工艺知识

团队积极与潮汕学校联动,孙恩乐录制《抽纱》、《潮绣》系列课程,深入学生群体开展课堂浸润行动,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鲜能量。同时,通过“广东省非遗推广大使+抽纱手工艺绣娘+学生团队”的教育模式,将调研内容结合美育浸润行动输出成可教学的数字化教案。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大中小学生们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过程中唤醒抽纱记忆、筑牢文化自信,是每一位美育工作者的责任。”孙恩乐介绍说,“非遗文化进课堂”是广工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重要一环,旨在把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把审美教育深深扎根到生活之中,从校园美育走向生活美育,用审美启蒙引导生活智慧,全面提升乡村学校的美育水平,进而借助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师生们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设计了别出心裁的改良版抽纱作品——在中山装增加了非遗抽纱口袋巾,廓形突出了曲线美感,还添加了植物檀香,可多次洗涤仍保持香味。目前,作品已被广服集团制作成产品在市面销售。

大中小学生同堂“献艺”做灰塑

除抽纱外,广工团队还“相中”了国家级非遗、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塑。灰塑历史悠久、造型奇巧、色彩艳丽、立体鲜明,陈家祠、余荫山房、南海神庙等古建筑和潮汕地区建筑上,均使用了灰塑作品。

如何普及和推广这项非遗文化技艺传承,提高教师艺术指导能力,提高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受到了广工团队的关注。

▲广工团队赴揭阳开展推广非遗文化技艺传承工作

9月上旬,广工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团队师生一行16人,前往揭阳市惠来县华谢小学、京陇学校开展推广非遗文化技艺传承工作,提升学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曹凤霞教授表示,“广工依托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和实际情况开发了特色美育课程。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录制系列讲座视频,提供给惠来县中小学教师以及对口帮扶学校,积极连通线上线下,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广工曾翠玲老师与华谢小学(上)、京陇学校(下)合影留念

活动现场,团队向帮扶学校赠送一批灰塑工艺教学用品,并由广工教师曾翠玲主讲《岭南建筑灰塑技法》实践课程。曾翠玲介绍灰塑基本概念及制作工序,解读传统灰塑文化,并与大学生实践团队一起指导当地学校兴趣小组的学生,边介绍制作流程边现场演示,让学生们在简单的灰塑制作技艺练习中切身感受灰塑独特魅力。

“同学们的作品选择了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一组或多组雕塑表现一个具有吉祥寓意的故事,我的作品叫‘独占鳌头’,体现浓厚的岭南民间装饰风格,有‘金榜题名’之意。”艺术与设计学院研二学生王丹告诉记者,他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开拓了审美视野、坚定了文化自信,也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了当地小朋友对灰塑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