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罗群佳 黄晖
图/陈 钏
“情合·志合——陈毅安家书展”正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校本部二进展厅展出。9月26日,该展进行了首次沉浸式讲解,陈毅安的后人陈正烈将军出席,并分享了祖辈的革命事迹。
陈毅安(1905-1930),又名斌,湖南湘阴人,是红军时期高级将领。1926年,他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营连级军官,参加北伐。(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1927年9月,他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经历文家市会师、三湾改编等重大事件。上井冈山后,他又参与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多次斗争。1930年7月,他担任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战役的前敌总指挥,8月7日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5岁。
对于陈毅安,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无字信”认识的。除了空无一字的第五十五封信,在那之前洋洋洒洒的五十四封信,同样震慑人心。1921年,陈毅安和长沙女学生李志强一见钟情,并于次年开始尺素传情。
信件不仅承载了恋人之间的离愁别绪,更具象地展现了陈毅安从青年学生到青年军人的人生蜕变。20世纪八十年代,陈毅安的遗孀李志强将珍藏的五十四封信悉数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由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主办。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首次以陈毅安家书为视角,分为“我爱你是确确实实的事实”“我把这零用费省掉”“如花初放 努力向前进”“我的同志 我真正的爱人”“一信一证”五个部分,大规模展出陈毅安于湖南甲工、黄埔军校、韶关北伐、工农革命时期寄出的23封信(复制件)。
围绕“成长”与“选择”两大关键词,详细呈现了陈毅安与李志强如何突破时间和距离的藩篱,实现情感互通、经济互持、前途互助和思想共振,既回应了陈毅安在信中提出的“爱情该如何实现”这一命题,也体现了陈毅安为共产主义信仰而奋斗终身的大无畏精神。
在26日进行的首次沉浸式讲解中,讲解员扮演“陈毅安”和“李志强”角色,以第一人称来讲述,并配有音乐、合唱、画面演绎还原等环节,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体验他和她的故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