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如何增效?教育大咖为广州支招
2021-09-26 15: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指出,减作业不等于减质量,根本上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的效益问题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实习生 张慧敏 通讯员 刘磊明

“双减”后如何减作业不减质量?校外学科补习,如何治理?9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举行“中小学课后托管与校外培训治理”圆桌论坛。

论坛汇集了来自学界、业界的各路大咖,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李文章等,他们分享真知灼见,探索“双减”政策落地的广州方案。

减作业≠减质量,学校优化管理提高教师素养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和水平。

减作业不等于减质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指出,“根本上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的效益问题”。

吴颖民

他认为,在学校层面上,当下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学校管理不严谨、不细致、不以人为本相关,所以要优化、改善学校管理;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养。

社会层面,则要“改善供给、强化管理、引导需求”。吴颖民认为,过去由于学校教育系统没有负起应有的教育责任,从而让校外培训机构迅速占领了学校供给不足的空间,导致供给关系失衡,出现“学校教育不足而校外过量”的问题。

“校外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也说明了老百姓对标准化、‘一刀切’的供给不满意,需要更具有个性化的教育供给。”他表示,因此要改善供给,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分配

“引导需求,是难度很大的事情。”吴颖民表示,目前引导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改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很多家长纠结普职分流的问题。虽然有人认为应该把普职分流推迟到高中毕业后进行,但在他看来,这种声音体现了部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偏差,“整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因此,需要各方积极引导,端正学生和家长的观念,避免出现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过重的负担。

作业不是“考试题”,多层次优化作业设计

减作业,优化作业设计也是关键一环。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就提出,要注重作业的过程性设计,弹性化设计各科作业。作业不是“考试题”,各科目要突出“过程性练习、训练”,要做到分层分级、弹性选做,反对用终结性的试题来代替作业。毕竟,作业本质是自我巩固提高的练习,不是考试,不是一“练”定水平。

方晓波

其次,要分解型设计各科作业。方晓波认为,作业并非超前超纲的“秘术”。分解练习,是为了巩固、深化和拓展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向高阶思维转化的一个必要的过程;作业的分解型设计,本身就是减负,因为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断地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基于此,要分解单元、分解课例、分解知识点,细化作业设计;分解作业练习的点、面、域,化解难度,提升渐进性。

还有,要多一些情境类作业设计。在他看来,作业的和考试的目的,都不是为了书本的知识,而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作业也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在解决学习到的知识以后,在加以应用的环节获得提高。因此,作业设计要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形成“教学——问题情境——作业解决——引导关注社会与实践”的发展脉络。

他认为,情境类的作业设计将来会在孩子整体作业比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校外培训要“治本”:解决需求端问题

“双减”政策要求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不能进行校外学科培训。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李文章表示,校外培训治理有两个维度,分别是供给端治理和需求端治理

其中,供给端治理主要是针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如无证无照经营、超纲教学、乱收费等问题的规范性监管;需求端治理则是学生家长培训需求的引导治理,更多关注的是需求如何产生、如何降低家长对学科培训的需求量。“校外培训热现象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培训有着大量需求。”

李文章分析,校外培训需求热的成因来自多方面,如升学压力、“唯分数”“唯名校”的教育评价标准、中小学分层加剧、大学分层加剧等。而校外培训治理,既要“治标”,加强对供给端的规范治理及提高政府协同治理能力;同时更要“治本”,加强对需求端的全面治理,从源头上消除培训需求热“病根”。

为了解决需求端的问题,李文章建议,可从增强中小学责任、改善大学招生培养制度、缩小教育类型待遇落差等角度入手。其中在增强中小学责任上,李文章特别指出要严格落实非重点学校、非重点班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改善大学招生培养制度上,要从“严进宽出”向“宽进严出”转变,贯通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转换渠道等。

课后服务面临挑战,家校互动应增加

“双减”政策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这对于学校而言,在学习形态的多样化、资源供给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上海市真北中学副校长吴钟铭表示,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存在“忙与盲”“普适教学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双减”以来,随着学科类培训机构整顿,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如何重塑家校关系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对于老师而言,工作时间延长了、内容增加了,课后服务在落实上还有不少难度。“课后服务课程是不是简单增加校本课程,还是需要再思考。”

刘良华线上参会

在此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认为,学校提供课后服务有两大责任。首先是要回归传统的课后生活方式,比如让学生有同伴陪玩、可以不留在课室做作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活动。其次则是,每天都有体育课不应只是一两个学校的特色,而是成为所有学校普遍的制度。

此外,中小学需要建立完整的社团体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提供平台让学生学习除了课本知识外的兴趣知识和业余爱好。而“双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学校的兴趣社团得到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正待教育工作者的填充以及引导发展。

在改善课后服务质量方面吴钟铭建议,要以各种资源的整合为指向,以资源的均衡分配为底线,以资源的动态供给为策略;要重塑家校关系,学校把家长作为学习的资源之一,家校之间的互动应该增加;重构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空间,适应学习形态的变化。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

该中心创建于2020年9月,是首批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研究中心聚焦发展“双区特色”的基础教育,重点开展基础教育治理理论研究、研制基础教育政策规划和实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旨在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基础教育治理知识中心和决策外脑,助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