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鉴定对象:《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上映时间:9月19日
尽管贾樟柯试图用种种符号化的包装来掩饰电影的空洞,但很显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实际上就是一个作家(以及作家后代)的视频采访大串联。令人遗憾的是,就连这些采访内容也多为老调重弹。
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从影片几乎不对作家本人的作品进行任何介绍的做法来看,这是默认了观众对该片所涉及的主要讲述对象——贾平凹、余华、梁鸿,以及由女儿代表的已故作家马烽,已经非常熟悉。但若如此,这些早就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讲述过无数次的作家童年、青年时代的往事,根本无需通过大银幕再听一次——视野长时间被作家们放大的脸和蠕动的嘴所充斥的感觉,算不上妙。
而对于部分并不熟悉作家生平、试图通过这部作品感受一把艺术熏陶和思想洗礼的观众来说,片中部分人物的讲述又过分乏味了。吃饭、恋爱、生病……在这些章节里,作家们聊的往事,似乎并不比乡村里某个沉默的老头所经历的人生更具时代代表性。尤其是其中某位大作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讲述已经失去了某种鲜活的生活感——这并非是他所回忆的往事不够鲜活,更可能的原因是讲述者本身早已离鲜活的生活太远。片中这位作家刚出场的时候,是一个家人间闲聊的场景。女儿提到自己准备出诗集,他脱口而出:“我从来不反对你写诗,但你首先要过好日子。”什么是“过好日子”呢?他说:“你在家庭里首先做好一个妻子,做好一个母亲,然后再写诗。”从一位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富叛逆性和创造性的作家口中,竟说出一段如此陈腐的说教,我不得不承认,当时我是震惊甚至有些反胃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余华。他讲述自己小时候在医院长大,在炎热的夏日睡过水泥砌的停尸台,因此后来第一次听到海涅的那句“死亡是凉爽的夜晚”便深以为然。他讲述自己小时候到处借书看,但因为每本书都经过太多的人,缺了开头和结尾,难受得他只能每晚自己给故事编结局,编了一个又一个。还有最近让他出圈的那段采访,讲他如何因为讨厌当牙医而走上作家道路的经历,这回也又复述了一遍。但即使听过也依然觉得有趣,这或许是因为余华看待往事的方式——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就仿佛在说邻家的调皮孩子、笔下某个狡黠的小人物,角度客观却又带着明显的人文关照。这是整部纪录片最接近文学的时刻。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其实就是一群作家,一起到山西汾阳贾家庄参加贾樟柯发起的某个文学活动,后者顺便就拍了这么一个纪录片。但在豆瓣页面,影片被描绘得极为宏大:“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为了配合这种“宏大”,贾樟柯确实也作了很多努力。譬如在开头长时间拍一群在养老院排队打饭的老人,拍他们的皱纹和老年斑;又譬如他在火车上拍各种沉迷于看视频的年轻人,拍他们一会笑,一会哭;他还安排各种人站在乡野间一本正经地朗诵,来作为转场。
可是,形式终究只是锦上添花,它只有在最基本的作家访谈素材足够丰富完整并具有启发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一些效用。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的那些泛泛而谈,让所有故作高深的包装都成了无根浮萍。
说到底,《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既不是《中国往事》也不是《中国心灵史》,它顶多就是一部牛吹大了的《中国少数作家成长记》罢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图片 | 剧照
责编 | 邵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