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杨蕊
视频/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走上了街头,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惨淡的人生,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这首大气、抒情、振奋、荡气回肠的诗《青春中国》是诗人、歌词作家欧震所著。诗歌从鸦片战争的国耻说起,谈到五四的爱国青年觉醒,再到今天新中国的强大,字里行间热血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
视频中,佛山市萌茵实验学校陈安琪老师身着素衣长裙,置身富有历史感的老建筑里,向大家庄重而深情地抒发着她内心饱满真挚的爱国激情。标准的普通话,充满青春的律动、恢宏的气势,讴歌了正在崛起、正值青春的伟大中国,表达出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校:佛山市萌茵实验学校
参赛者:陈安琪老师
参赛作品:《青春中国》
作者:欧震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
用疮痍的土地作纸。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
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
消瘦的中国啊!
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
软弱的中国啊!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
走上了街头。
面对淋漓的鲜血,
面对惨淡的人生。
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
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
他们就像一束束火焰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此后,他们加入到共产党人的行列中。
他们义无返顾地选择了,
用铁锤砸碎黑暗,
用镰刀收割光明。
他们走过漫道,
他们越过雄关,
他们驰骋疆场,
他们英勇杀敌,
他们要以枪杆做笔,
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
他们要以热血为色,
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
许多年后的今天,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我又看见了,
一群又一群的青年,
那挂满汗水的面孔;
我又听见了,
他们嘹亮的歌声,
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
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
在悠悠岁月中,
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
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
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
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
用太阳金色的语言,
用心海浩瀚的蔚蓝;
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
用春天百花的色彩,
用五星红旗的光芒。
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
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
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
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
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
希望的中国!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辉煌的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
青春中国!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