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历经综合规划、自贸区规划和城市新中心规划,多轮规划持续进化,各方面都在不断优化。
完善对接,加强支持,提升服务。近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二所所长荆万里,就为羊城晚报记者“解密”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规划宗旨。
完善对接:交通“站城一体”,打造立体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初具雏形。《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计划到2022年底,大湾区内实现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
对于前海来说,它将把大湾区新建设路网的积极要素全部纳入。荆万里介绍,前海的建设突出公共交通导向,规划13条轨道线,与大湾区城市便捷联系,实现快速到达、慢速体验。践行“站城一体”理念,打造立体城市。
13条轨道线包括9条城市轨道、4条城际轨道。经过前期调研,未来前海站点密度将超过东京、曼哈顿地区,实现30分钟可达深圳机场、福田中心,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
依托“四条轨道+两条高快速路”,前海将实现与深圳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的快速联系。“未来将通过轨道交通1、11号线,穗莞深城际线、港深西部快轨连通前海与宝安机场,同时滨海大道与沿江高速也可通过深中通道与机场高架路连通。届时,通过前海枢纽到达宝安机场仅需约10分钟,到达香港机场仅需约15分钟。”
加强支持:增加租赁住房供给,破解“职住”难题
近日,前海多宗地块规划调整,增加居住用地,开展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调整后公共住房建筑面积比例占住宅建筑面积的50%。
“人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才来到城市的”,荆万里认为,前海规划会始终把握“宜居宜业”的原则。其中,“充分加强职住平衡,加大前海的人才租赁住房供给,进一步改善区内职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已经规划的居住区范围内,以公交和步行舒适领域圈为单位,布局国际化的公共服务设施,编织多彩公共空间网络,凝聚社区家园归属感。
提升服务:以人为本,“前海水城”充分向公众开放
前海会很有“个性”。荆万里表示,前海的规划特点是“和而不同,卓而不群”。“聚湾营城,在公园里建设前海。”荆万里告诉记者,前海石公园里将形成“生态内湾”,充分向市民开放,打造国际化的湾区客厅,沿线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设施,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休闲活动、欣赏湾区美景的高品质公共场所,未来成为深圳西部世界级活力海岸带的有机组成。
他介绍,前海未来风貌切切实实地体现以人为本,更关注人的感受和体验,城市风貌不局限在建筑风格上,更关注“开放空间、特色街道、天际轮廓线和建筑”构成的整体风貌。很多笔墨放在开放空间和特色街道上,在高密度城区内营造舒适宜人的慢行环境和街道活力,充分体现前海的城市性和人本思想。
人物简介
荆万里:2006-2009年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2009年至今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从业多年来一直致力在广义宜居城市框架下,城市规划技术方法创新和多专业集成的设计实现。在综合规划、全尺度城市设计、低碳生态规划、战略规划与概念规划、城市更新、住房规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出品人:刘海陵 林海利
总策划:孙璇
策划统筹:刘云
执行统筹:李春炜 宋毅 吴国颂
文字统筹:李春炜
图片统筹:陈秋明
文案:徐振天 徐炜伦 李春炜
摄影:徐振天 徐炜伦
航拍:梁怿韬
剪辑:徐振天
实习生:吴宇韬 吕绮琪 邹豫
海报设计:范英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