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学习全过程,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辖区“善育、优教、良医、颐养”水平,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公交围绕需求“转” 居民出行更方便
8月12日,绿海名居党支部委员胡细勇和管理处主任方锡鸿来到福中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代表小区居民将一面印有“助力公交添新站,万众出行齐点赞”的锦旗送到社区党委书记周宇手中,感谢福中福社区多方奔走协调,将M484路公交车引入宝安一外初中部公交站,解决了小区居民与地铁11号线接驳难题。
在胡细勇印象中,绿海名居出行难多年以来长期困扰小区居民。
“兴业路西乡大道至新安六路两公里范围内,只有宝安一外初中部这一个公交站。2017年我入住绿海名居时仅有B631一路环线小巴经停。” 胡细勇说,当时这路环线小巴承载着绿海名居、缤纷世界花园两个小区和宝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公共出行需求,本就不堪重负。随着周边小区增加,工业区扩容,出行环境进一步恶化。“针对现状,近年来,公交部门陆续调整部分公交路线,经停宝安一外初中部线路达到5路。但小区与地铁11号线接驳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胡细勇说,绿海名居地理位置与深圳地铁11号线很近,小区居民对其出行依赖度很高。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需要求就是社区工作的要求。福中福社区充分调研基础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展开协商。为促使问题有效解决,周宇利用自己宝安区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宝安区两会期间,专门向区交通运输局提交该路段公交优化建议。最终促成今年8月M484经停宝安一外初中部。要做到群众出行满意,单靠6条公交线路远远不够。M376是连接宝安新区和老城区的重要线路,覆盖地铁11号线宝安站,5号线宝安中心站、翻身站、兴东站,以及科技工业园、宝安老城区。周宇表示,目前福中福社区正在协调交管部门将M376延长到大铲湾公交总站,这样一来,就会弥补当前兴业路西乡大道至新安六路段到宝安老城区公共交通空白,惠及该路段坪洲新村一二三期、富通城一期、绿海名居、马鞍山小区、宝源二区等数万群众出行。
见缝插绿 城市长面子市民享里子(小标题)白天这里绿树成荫,曲径幽深,亭台连廊间,花随风舞,人随歌动;晚上这里空气清新,花香弥漫,点点荧光点缀下,让人感觉彷佛置身原野。7月完工的西乡街道兴业路街心公园,因其设计新颖、美观大方,开放后很快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打卡地。
兴业路街心公园位于西乡街道的兴业路和海城路交接处,仅有2300平方米。“这里原本存在大面积绿化植物生长凌乱、植被稀疏、黄土裸露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形象。” 据西乡街道工务中心工程师鲁浩介绍:“这块地纳入街道“白改黑”综合整治后,从公共纽带、空间统筹、文化特征、景观绿化入手,对原件、慢行道、绿化、形象、观感进行总体提升,增加了动态荧光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安全美丽、活力绿化的社区口袋公园。”
“公园建好后,绿化好了很多,大家可以在这里可以乘凉、锻炼,挺方便的。”市民黄小姐说,兴业路街心公园晚上特别漂亮:“很多荧光灯,随风摆动,就像一群萤火虫在飞舞,美呆了!”据了解,西乡街道上半年通过实施敞园、净园、绿园行动,除新建兴业路街心公园外,还完成大众广场景观提升工程,企龙山公园、西湾公园、西海堤10公里林荫散步道建设。
越来越多公园、广场、绿道,不但美化了城市环境,也让市民能更方便地享受到“生态福利”。 截至目前,西乡街道辖区共有公园、广场26处,每个社区都有休闲娱乐的地方,真正做到了推窗可观景,推门即入园。
半年投用3家日料中心 老有颐养成色足
西乡是深圳人口最多的街道,管理服务人口107万。其中,常住老人64273人。他们的养老服务一直是西乡街道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特别今年以来,西乡街道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服务,舍得投入,从养老“需求侧”出发,加大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老有颐养”成色更足。走进幸福港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一起下棋、打球、吹拉弹唱、健身保健……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尽享美好幸福时光。干净整齐的餐厅、明亮宽敞活动室、设备齐整的娱乐室、保健室,让老人们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
“这里环境好,设备多,让我们有了娱乐空间。”性格爽朗的桑阿姨说,这家日料中心一投入使用她就是常客。最近更是组织十几位姐妹成立合唱团,每天下午定时在这里排练。
“疫情期间,总量控制,每天有30至60人在这里活动。”据日料中心负责人邓小玲介绍,深圳的老人很会玩,日料中心投入4个多月时间已经有了合唱团、乐器团、乒乓球队。据了解,类似这样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西乡街道已经有10家,其中今年新建投入使用的就有3家。此外,该街道还有宝安区最大的公办养老院、4家长者饭堂,均已铺设智能养老设备,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的智慧养老服务。
“断头路”化身交通干道 路畅人心顺
行走在南昌第二新村西侧的南昌路上,路面干净整洁,两侧绿树成荫,短短5分钟时间,已经有100多辆车从这里通过,这条不足270米长的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已然成为周边市民出行的“主干道”。
“南昌路打通之前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停了很多僵尸车,到对面华丰工业园上班要绕远多走15分钟,时间来不及还要爬围墙。”家住南昌第二新村的林小姐说:“现在上班方便多了,只需穿过斑马线即可。”
除打通南昌路外,今年上半年,西乡街道完成顺昌路改扩建工程,基本打通宝沁路。此外,为有效预防和压减交通事故的发生,破解人车混行难题,西乡街道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西乡大道(西乡大道-前进二路)、西海提路(西乡大道-沿江高速红绿灯)、金湾大道(宝安西湾红树林公园-西乡大道)、宝民二路(西乡大道-宝田一路)、大众广场(流塘路-新城广场大厦)五条道路4698米“机非分离”;着眼市民停车难,通过“双宜小村”建设工程,科学规划路边停车位,新增车位2946个。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西乡街道以“强党建、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为工作重心,围绕群众关注的交通出行问题,从交通节点综合治理,道路设施智能化升级、机非分离以及立体停车场、便民天桥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全力为市民打造舒适便捷、绿色安全的出行体验。
短评用实干拼搏推高人民幸福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西乡街道按照“补短板、解难题、办实事”的原则,从完善“微设施”、实施“微改造”、提供“微服务”、点亮“微心愿”、推进“微治理”入手,加快推进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的惠民实事项目,真抓实干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推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泰山不让细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每一件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小事”,都是铸就“中国梦”的基石。“我为群众办实事”西乡经验启示我们:只要办好这些“小事”,才能推动“中国梦”巨轮在新征程中驶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朱文庆 于木子 黄春)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