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陈家怡与“太阳之子”组合上演浪漫音乐对话
2021-09-13 16:5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彰显东莞艺术形象活力、打造东莞城市文化品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全胜 通讯员 莞宣

9月12日晚,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弦外遇知音”陈家怡小提琴独奏与“太阳之子”四重唱音乐会在玉兰大剧院上演。现场座无虚席,优美动人的小提琴与刚毅浑厚的男声四重唱响彻玉兰大剧院,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现场(何家荣 摄影

弦乐与人声的美妙相遇

当晚,音乐会艺术总监、音乐制作人方奕担任主持人,以轻松愉悦的语言风格,带着观众拉开本次“知音相遇”音乐会的帷幕。男声重唱组合“太阳之子”率先登台,从耳熟能详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莫尼山》,到原创歌曲《因为你的出现》《因为你爱上她》等,七首曲目从民族、美声到流行,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作为当晚音乐会亮点的“重唱与小提琴”部分,陈家怡携手“太阳之子”的首次跨界音乐合作也备受瞩目。据悉,演奏的五首曲目皆是专门为本次音乐创作、改编的,其中《梦起大湾》是一首立足于整个大湾区视角的全新创作。此外还有钢琴伴奏张斯悦的倾情助阵,亦为演出增色不少。

关于音乐会主题“弦外遇知音”,身为“太阳之子”组合成员之一的陈岸如解释说:“弦表示弦乐器,而‘知音’则是有‘高山流水’的典故,我们希望通过音乐传达美好、平和、互相理解、融为一体的含义。”

image.png

演出现场

东莞本土艺术家联袂献艺

方奕表示,此次音乐会上,“小提琴新星”陈家怡和“太阳之子”男声重唱组合的联袂献艺,既是东莞本土优秀音乐人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彰显东莞艺术形象活力、打造东莞城市文化品牌的活动窗口。这也是东莞在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音乐艺术助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的一种有益实践。

陈家怡是一位从东莞走出去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曾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第一名等诸多殊荣,还曾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副首席。

“家怡长期演奏古典音乐,却能在短时间内对流行音乐风格把握准确。这跟她的音乐灵性、做事认真的态度、对艺术的执着是分不开的。”“太阳之子”组合如是说。

陈家怡也表示:“这次与‘太阳之子’老师们的合作气氛很好、效率也高,经过大量的共同排练和相互交流,我们尝试用一些新的想法取代惯性艺术思维,体会到了‘制造音乐’过程中的奇妙之处。”

坚持创新融合,焕发音乐艺术灵魂

在谈到这场音乐会之后最深切的体验时,“太阳之子”和陈家怡几乎同时把“艺术创新”和“更多可能性”放在了首位。他们认为,新的时代下音乐“只有创新才会有灵魂”,这也是城市艺术发展和激发东莞文化活力一个新方向。

对于“太阳之子”组合来说,在演出中追求小提琴和四重唱的融合、把人声与弦乐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相互对话,用形式创新来实现两者的完美配合,则是他们想达到的目的。

“今晚的音乐会简直太完美了。弦乐与重唱的相遇,确实很有创意。”一位“太阳之子”的歌迷表示,她得知音乐会信息后很早就买了票,一直很期待在大剧院现场欣赏音乐会。

“弦外遇知音”音乐会收获了市民观众的热烈反响和一片赞誉。前期售票时一票难求,粉丝观看表演时群情饱满,网络直播点赞不断,都让这场音乐会成为东莞高品质文化生活的一种典型写照。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