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校办实事,广东建行以新金融服务惠师生
2021-09-10 12:5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建行广东省分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立足“人才强国”战略理念,积极投身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

文/戴曼曼 吴泳霖 杨丽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各高等院校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建行广东省分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立足“人才强国”战略理念,积极投身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融合“院校+职工+学生”三方需求与时代发展需要,以“金蜜蜂”校园金融品牌,深耕高校“育苗”十余载,为“树人”教育事业倾注一片真情,见证高校教学楼拔地而起、师资力量发展壮大、学生队伍茁壮成长、科研水平蓬勃发展,为广东教育事业的桃李芬芳贡献建行力量。

金融活水滴灌“育苗”

“今年我校招生过万了,看着学校一步步壮大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广东海洋大学招生办相关人员感叹到。

无论在该校建校初期,或是扩展建设阶段,资金是首要需求。建设银行作为最早涉足且投放贷款金额数额最多的银行,对该校累计给予1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全程参与了该校主分校区教学设施、科技楼、学生公寓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助力该校开办教学设施、更新迭代教育设备,期间见证了该校从“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从单个湖光校区发展到湖光、寸金、阳江三个校区并立,新生规模三四千到过万的发展历程,在湛江市分行的护航之下,广东海洋大学这艘海洋特色高校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破浪远航。

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20年)显示,广东省在校大学生人数205.40万人,排名全国第一。广东能在“高校在校生”“高等院校”数量持续领跑全国,金融的支撑至关重要。截至2021年9月10日,建行广东省分行的金融服务覆盖广东全部154所高等院校、11415户民办教育培训机构、12874户幼儿园,全省教育行业信贷余额超70亿元。

建行茂名市分行组织金融服务团队开展“浓情蜜意,开学有你”主题活动,为师生普及金融知识

金融服务普惠“园丁”

“从2000多名在职员工的工资发放,到全校3.5万学生的学费缴纳,再到一张卡‘玩转’校园的一卡通服务,感谢建设银行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一名广东海洋大学的财务人员介绍道。

“以前经常不知道饭卡去哪儿了,但现在手机能确保随身携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同学小吴也笑言,‘校园e码通’通过小程序出示付款码就可以在学校饭堂和超市消费了,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饭卡了,真的非常方便!”

从建行始于2007年的校园一卡通,到2019年研发推出的“校园e码通”电子校园卡,一张薄薄的建设银行储蓄卡、一个简单调用出来的二维码,承载着银行卡与校园卡双重功能,实现校园消费、图书借阅、银行卡等功能集约化,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卡多用的便利,同时,通过建行代扣的形式,实现学生学费直接划至省财政,让学校财务人员更加省事省时省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院校开学的节奏。建行广东省分行随即上线建融慧学平台,累计为教育类客群上线健康自查功能共1376户,辐射大学生85.2万人次。同时,为满足大学生客户足不出户实现学费缴交服务,截至2021年8月末,该行累计为全省47家院校开立电子校园卡30.80万张,收缴学费2317万元。

在金融科技赋能下,建行广东省分行已为全省124家高校搭建智慧校园平台,占比近八成,其中校园e码通28家、缴费大厅138家,全年师生活跃数达21.8万户,金融交易总量超50亿元。全渠道融入、全过程参与,建设银行用实际行动为暂处于“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撑起了独特的金融保护伞,让他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从小区走路去学校只要5分钟,这套公寓格局方正、装修雅致、家电齐全,我们一家都喜欢。”北师大珠海校区的外聘教师王老师,刚到学校报道完,就直接去看学校找好的公寓。原本还在为住宿苦恼的王老师,看完房子直呼满意,现场就签订了租赁合同。

建行得知北师大珠海校区计划大量外聘教师,但因原有教师宿舍数量不够且住宿条件无法满足部分外聘教师要求,立即向校方提出住房租赁存房业务方案,在得到校方初步认同后,分行联合建方公司,在学校周边物色公寓,洽谈存房细节。目前已为多位外聘教师成功提供意向公寓,住房租赁新模式在高校得以落地。该项模式创新为北师大珠海校区解决了外聘教师住宿难题,实现了外聘教师的“安居梦”。

建行珠海市分行通过住房租赁新模式为外聘教师提供长租公寓

在湛江,岭南师范学院人才公寓的建设作为广大教职员工呼声最大的民生问题,在该校的职代会上已经提了两届,但因政策、资金等问题,一直在酝酿阶段。2021年8月,建行广东省分行到该校调研时提出的专项住房租赁服务,使学校教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迎来解决的“曙光”。

“建设银行独有的住房租赁服务特别符合我们教职工的需要。”广大职工听闻建行有这样的专项产品深感欢喜。现如今,高校的硬件设施不仅是招生的“硬”条件,也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不可少的“砝码”之一,建行针对各地高校实际情况推出的高校人才公寓住房租赁服务方案,助力优化改善高校人才居住环境,切实用新金融产品普惠“园丁”,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给教师职工一个“长租即常住”的家,让他们安心留下,教书育人。

产教融合助力“成材”

“没想到办卡还能同时学到金融知识,这是我的大学‘第一课’,简直太赞了。”开卡服务之余,该校园金融服务团队总会将事先精心准备的“防校园贷诈骗”、“人民币真伪辨别”、“早理财、赢人生”等金融知识现场向学生们普及,赢得了学校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然而,“开学季”只是建行广东省分行服务高校学子的“入门篇”,该行创新推出校园e银行、选拔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金蜜蜂培训营和金蜜蜂公众号等,全力打造“金蜜蜂” 校园金融服务品牌,搭建创新型、便捷式、多元化的教育惠民校园金融生态圈。截至2021年9月10日,建行累计投入财务资源近1亿元,在广东省建成校园e银行102家,全方面服务大学生客户群体。连续六年在暑期开展“金蜜蜂训练营”,有7万多名“学生行长”“学生行员”在这里学到金融知识、开展财经视角。训练营为学生们搭建实景式金融环境,除了银行日常工作体验,还普及丰富的金融知识及银行从业与管理经验,助力学生涵养金融意识,打破学生初涉金融行业的迷茫与困惑,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职场角色。

“华南理工大学与建行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菁英班把银校合作推向一个新高度,发挥银校双方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020年9月,广东首个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办的“金融科技菁英班”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落地。

广东首届“金融科技菁英班”师生走进建行参观交流

2021年7月,首届“菁英班”45名学生中,有43名学生通过培养考核并成功入职建行,9月9日,第二届“金融科技菁英班”开班仪式如期举行。据了解,“菁英班”的学生将参加由学校与建行共同开设的学习课程,同时进入到建行系统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进行实习,作为全国首个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的银行,建行将为菁英班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科技实战培训,最后学生将在银校双方指导下,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金融科技未来发展完成毕业设计。

高校产学研发亦离不开资金支持,2020年荣获“建行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的“海水稻—中国新饭碗”研究项目,出自于广东海洋大学的王世超团队。作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的他,因经费问题暂缓了海水稻在某合作社的实施推广,建行湛江市分行主动向其投递橄榄枝,帮助他在几分钟内在线申请到30万元云税贷,及时解决了资金难题,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护卫粮食安全的“希望粮”。

作为建设银行辖属规模最大的一级分行,建行广东省分行近年来创新服务教育金融新模式,通过创办“金蜜蜂”教育金融服务品牌,设立建行大学大湾区金融创新学院,携手高校举办金融学术交流、金融实践合作、研究课题合作等创意活动,助力“产教融合”落地生根,为大湾区金融行业深耕教育领域提供借鉴和新思路。(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