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又现资本热?曹操、哈啰先后迎融资
2021-09-09 20:0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网约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优质运力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将成为未来网约车行业的长线竞争优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钊

9月6日,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为38亿元。这不仅是2020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单笔融资,也是2021年以来网约车行业唯一的融资,38亿的巨资引发了市场震动。但就在3天后,一位接近投资机构的知情人士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透露:哈啰出行正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企业估值高于此前。

在当前滴滴系APP全线暂时下架、网约车竞争白热化的阶段,曹操出行和哈啰出行先后迎来融资消息,这是否意味着出行赛道又将出现资本热潮,融资的公司又能否抓住空窗期打个翻身仗呢?

曹操出行:背靠吉利布局大出行

天眼查显示,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5月,系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旗下拥有互联网专车、出租车、曹操帮忙、曹操商城、曹操传媒等业务。在此次融资以前,曹操出行于2018年1月完成了10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三川投资、浙商创投、天堂硅谷、隆启投资等机构。

据极光大数据报告《2021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曹操出行MAU达567.9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140%。另据公开报道,曹操出行目前注册用户已超6000万,7月月活用户已破千万。

按照曹操出行在融资当天对外公布的N3战略,曹操出行将联动吉利汽车集团,加大换电为主的网约车定制车型研发和投放,推进全国换电网络建设,打造集新能源科技、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一体化共享出行新生态。

不难看出,与国内众多共享出行平台相比,“背靠车企”是曹操出行具有的典型特点。市场上有观点认为,此次曹操出行能够成功融资,离不开吉利集团的帮助。背靠车企固然会让曹操出行没有资金的烦恼,但是否能就此高枕无忧,行业专家们的观点各不相同。

“有车企背景的网约车平台有T3出行、享道出行、首汽约车、如祺出行、曹操出行、旗妙出行等。”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吉利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曹操出行不仅拥有更低的车辆采购成本,还能依靠吉利的全国网络为司机和车辆提供服务保障。但另一方面,有车企背景的平台在资金与车辆资源有优势,但在运营管理思维上或不如互联网出行平台。

“车企做网约车,优势也不见得有多明显。”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表示,汽车主机厂生产成本高、回报周期长,随时可能面临着亏损,在过去车企布局网约车,主要是将滞销车辆投入到网约车品牌当中去。但从目前来看,多车企卖不好的车,都会通过租赁平台租给网约车平台。

哈啰出行: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

天眼查显示,哈啰出行成立于2016年3月,此前经历过17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集结了蚂蚁集团、GGV、成为资本、复星集团、春华资本以及大湾区基金等知名财务投资机构。除蚂蚁集团重仓持股外,哈啰出行还在今年3月的融资中首次获得宁德时代的加持。

实际上,除了民众熟知的共享两轮主营业务外,哈啰早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新业务版图。近一年来,哈啰出行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哈啰顺风车、哈啰打车、哈啰电动车以及小哈换电组成的新业务“四驾马车”初具雏形。

其中,上线2年多的哈啰顺风车,交易额已经超过共享两轮业务,并跃升行业头部玩家。2020年第四季度,哈啰顺风车交易额为23.04亿元,环比增长9%;行业内另一平台嘀嗒出行,第四季度的顺风车交易额为23.78亿元。业内人士预测,哈啰顺风车有望在今年坐上顺风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今年4月24日,哈啰出行提交申请书,拟在纳斯达克申请上市。招股书显示,2020年,哈啰出行总交易金额130亿元人民币,年度交易用户为1.83亿,总交易数达52亿次。到年底为止,34%的哈啰用户曾使用过公司的两种或以上服务。营收方面,2020年哈啰出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4亿元,同比增25.3%;2020年毛利7.2亿元,同比增长70.8%,毛利率为11.8%。值得一提的是,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哈啰2018-2020年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为正数,分别为2.94亿元、11.68亿元、21.98亿元,自身业务已经实现造血能力。

不过,7月28日,哈啰出行又撤回赴美IPO申请,并表示后续将根据国家监管要求和资本市场环境,适时推进IPO事宜。

此次,曹操出行宣布完成38亿元融资之后,紧接着就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哈啰出行正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这意味着滴滴按下“暂停键”后,资本也敏感地捕捉到出行市场的“空窗期”,纷纷出手抢占份额。陈礼腾表示,这应该是哈啰出行在取消上市后,改道向一级市场进行融资。而根据哈啰此前递交的招股书,赴美上市拟募资1亿美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用于增强和扩大业务产品,支持研发等。

滴滴“暂停”
网约车行业战火加剧

相较于前几年,如今网约车行业的融资动作频率已有所下降。而曹操出行、哈啰出行的融资,表明基于出行这一消费类刚需的网约车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和变革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发布的7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国共有24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目前,市场上数百家移动出行平台,实际上已经形成以滴滴出行为“一超”,T3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享道出行、嘀嗒出行、哈啰出行等为“多强”,数百家中小平台“百花齐放”的行业格局。

而在近期,随着“一超”滴滴按下暂停键,行业中其他的网约车平台纷纷加速“攻城略地”,掀起了一阵各种广告、补贴大战。如哈啰出行打车除了此前上线的广东9城外,近期也在也在深圳、成都、杭州、厦门、沈阳等全国19个城市陆续上线。

张毅认为,曹操出行这次融资成功,确实是在滴滴按下扩张“暂停键”之后发生的。接下来平台会在加大市场布局、优化自身的竞争力等方面发力。此外,曹操出行成功融资,也说明资本圈对于网约车市场的市场份额抢夺是有一定的期望的。

“目前,中国网约车市场东西部、南北部还是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张毅分析认为,但是对于曹操出行而言,能否借力此次融资抢占更大市场份额仍旧存疑,“因为这点钱对于铺向全国市场来讲也是个‘小钱’。”

而对于曹操出行方面对融资资金用途的阐释“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司乘两端服务的提升,以及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张毅分析称,目前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已经有大几年了,从车龄来看,第一代车已经开始步入了淘汰的边缘,曹操出行这融资应该会在这方面花不少钱。

市场复苏
网约车行业需要合规发展

此前发布的《2021年(上)中国互联网大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网约车市场呈现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17-2020年网约车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分别为2295亿元(78.14%)、2865亿元(24.83%)、3058亿元(6.73%)、2691亿元(-12.01%),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966亿元,同比增长10.21%。

对此,张毅认为,尽管受到了疫情影响,网约车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是就未来而言,整体市场还是会呈现出上升态势。一方面,用户习惯已经被培养形成,另一方面,城市的不断扩张,也为网约车的运行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

而在近日,滴滴按下“暂停键”后引发的网约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导致行业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就肆意营销、恶性竞争、非法营运等问题约谈包括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11家网约车平台。

陈礼腾称,不合规主要表现在夸张的广告投放、用户补贴、恶性竞争、非法营运等,这其实是平台急功近利的结果。面对市场空窗期,还是建议各平台合法合规发展,盲目扩张易留下隐患。

业内人士认为,网约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更快的订单接起速度和优质的运力成为订单留存与用户转化的关键,优质运力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将成为未来网约车行业的长线竞争优势。(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