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叶金鑫 谭琭
今年9月5日是第六个中华慈善日,今年的主题是“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广东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广东省民政厅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基础,出台《广东省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21条有力促进措施,着力构建“大慈善”体系,推动广东实现从“慈善大省”到“慈善强省”的跨越。
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慈善组织1477家,公募慈善组织176家,全省慈善信托41单,慈善信托备案金额7.1亿元。“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销售福利彩票1039亿元,年销量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筹集福彩公益金305亿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民政厅引导和规范慈善力量依法、高效、精准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超过60亿元,向湖北捐赠款物25亿元,为全国抗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援。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慈善资源和爱心力量源源不断地汇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浪潮中,加深精准力度、加宽创新维度、加大平台广度,为持续巩固成果、探索可行路径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2018至2020年,660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扶贫协作项目6200多个,共投入资金约35.5亿元。广东省慈善总会在历年来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共筹募善款47亿元。
为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广东省民政厅制定《关于进一步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全省大力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广东社会组织支援‘三区三州’建设”“社会组织扶百村”等一系列扶贫活动。
广州市通过广益联募平台设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筹款专题。深圳携手腾讯公益平台打造扶贫项目专区,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募捐活动,促进完善产业帮扶链。
此外,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各地结合驻镇帮镇扶村、东西部协作、建设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等重点工作,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设立“善美乡村”等项目,通过爱心企业走访、丰富捐赠渠道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紧扣主题开展慈善募捐活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拓宽参与渠道 创新慈善信托
广东各地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多措并举,拓宽慈善渠道、广布慈善网点、丰富捐赠形式、动员社会参与,推动文化融合,探索多元平台,积极推行“互联网+慈善”,营造人人向善氛围。
佛山市顺德区注册“顺德慈善”集体商标,连续5年以“慈善文化月”系列活动,打造慈善城市名片。梅州市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户外灯箱等,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公益广告宣传阵地。
惠州市通过市慈善总会网站发布便捷化、小额化和创意化众筹项目,打造“指尖公益”。
中山市打造“红心筹”捐赠平台、“红心愿”捐助平台,接收线上捐款近140万元,受惠困难群众达8.8万人次。
江门市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增设捐步、点亮“微心愿”等线上活动,传播慈善理念。肇庆市深入塑造“砚都公益”“暖流行动”等慈善活动品牌。
湛江市“粤慈善•湛美丽”2021新年慈善线上音乐会,在APP直播平台浏览量逾51万人次。
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广东在慈善信托发展和备案管理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先行先试并设立国内首个完成备案的慈善信托——“中国平安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计划”。
健全慈善信托工作制度,制定《广东省民政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关于慈善信托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积极探索“信托公司(异地)+慈善组织”双受托、“政府委托+慈善组织受托”等多种模式慈善信托。
创新社区治理 鼓励社区慈善
近年来,广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规范和鼓励基层慈善组织发展,社区基金蓬勃发展,社区慈善帮扶创新,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为社区提供高质量慈善帮扶服务。
深圳市开创全国社区基金会制度化的先河,将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作为推进全市社会建设的重点举措,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加快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路子。
广州市发出《广州市慈善会社区慈善基金合作服务指引(试行)》,设立社区慈善基金90个,募集善款超过500万元,支持近百个社区慈善惠民项目落地,“五社联动”经验得到民政部的肯定和推广。
佛山市顺德区作为广东省民政厅“慈善+社会救助”改革项目试点之一,联动推进“安心善居”项目,创新扶贫帮困等救助工作,为区内600户困难家庭实施房屋改造。
由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推出的“和美社区计划”,资助解决顺德区内205个村居的突出问题。其中,“社区照顾”领域让聚焦社区内2万多名长者与2100多名精神残障人士得到照顾服务,促进融入社区。
融合社工+志愿 多元齐发力
广东积极发展“慈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培养融合发展人才,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开展超过410个融合发展项目。
2020年11月,广东省民政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的通知》,明确以广东数百万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这是近年来广东重视程度最高、工作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数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
“双百”社工坚持驻守村居,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将社会福利资源链接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截至2021年6月,“双百”社工链接慈善公益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关爱社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
近年来,广东省民政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提供支持,畅通参与渠道,丰富活动形式,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组织化、常态化、专业化。
2020年11月出台《广东志愿服务条例》。在全国率先研究起草《广东省志愿服务协议示范文本》,编制《养老机构志愿服务规范》行业标准。目前,全省民政系统已投入志愿服务资金1亿元,打造了“走近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牵手行动”“长者心声热线”等一批品牌项目,设立民政领域志愿服务站点超3000个。
广东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近1300万人,志愿服务队伍超6万支,标识志愿服务组织1318家,均位居全国前列。联同省文明办、团省委连续7年实施“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累计整合超过2700万专项资金,扶持1470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