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邱尧丹
日前,第十四届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暨第十六届“春晖杯”中国留学生人员创业大赛(英国赛区)初赛在线上举行,来自全英地区的32支项目团队参与本次大赛,创历史新高。
在本次大赛中,来自广东的选手也崭露头角,现就读于英国某高校国际商务与企业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林景贤就带来了他的“趣练吉他” APP参赛。
把爱好做成了事业
林景贤出生于广东,他从小酷爱吉他。大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和许多热爱音乐的人一样,他们组建乐队,在音乐世界里绽放光芒。
在追求音乐的道路中,林景贤敏锐地发现了目前吉他教培行业的痛点,“吉他爱好者常面临时间零散、社交障碍、授课费贵等问题,种种原因导致了他们学习吉他受阻。” 林景贤表示,这也是他萌生创业想法的原因之一,即通过创建专业化的音乐学习平台满足学习吉他的需求。林景贤介绍道,该项目主要打造线上吉他教学、弹吉他短视频以及吉他音乐社区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平台。
创业何其艰难,在创业过程中,他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创业和学业之间的平衡,“我和几位合伙人都是在读本科生,在面临繁重的学业之时,进行创业,确实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即使创业再忙碌,林景贤也认为,学业是学生立命之根本,为了做到学习创业两不误,他把自己的时间按照5:4:1的比例分配在创业、学习和生活上,他相信创业是一场“苦修行”,总有一天能“熬”出头。
学校的课程资源也对他的创业提供了不少助力。他表示,他所在的学校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练就的思维能力也让他在创业中实现“弯道超车”。
他回忆道:“上个学期我有一门必修课是为爱丁堡的一家科技初创公司进入非英国市场提供具体方案,该公司的创始团队多次来到课堂上,将一些具体的数据和信息提供给我们,很少公司能做到把他们的核心数据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出谋划策,我们的商业思维也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创赛提供了发光的平台
“参加创业比赛是项目打磨和试错的好机会。”今年8月,林景贤团队参加了第十四届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在此之前,他已经加过两次创业比赛,所以面对本次创赛,他算是个“老手”了。
据悉,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由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自2005年起举办,作为在英中国留学人员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创新创业类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
今年是全英创业大赛携手“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英国赛区)实行“双赛合并”赛制模式的第5年。全英学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今年累计报名项目数量达90余个,通过全英创赛辅导并推荐至北京“春晖杯”组委会的项目连年增长,2021年其推荐项目高达75个,创下来的历史新高。
林景贤回顾了参加全英创赛的经历,全英创赛云集了各路高手,竞争激烈,参赛团队基本为博士生团队,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英国优质高校选手齐聚一堂。“在参赛过程中,我们与别的参赛同学进行了深度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收获了友谊。”林景贤说。
在线上路演过程中,令林景贤最难忘的是评委提出的实际性建议,“在参加比赛前,我还很担心评委会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但恰恰相反,他们不仅没有为难我们,还从多角度提供了项目的思路。”
除了作为项目负责人,林景贤还参与组织了去年的全英创赛,这份宝贵的经历让他在组织创赛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创业的理解,也激发了他参加全英创赛的热情。林景贤表示,全英学联对在英留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多帮助。例如项目同质化是他们较为担心的问题,全英学联便积极组织创业学子进行头脑风暴,梳理、拓宽创业思路。
机遇:加速留学生回国创业
林景贤的创业是留学生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归回流加速,智联招聘、领英、新东方等多个机构的调查显示,自疫情发生后,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发展的意愿增强,向国内企业投递简历的数量较去年同期猛增33.9%。数据显示,2021年希望回国创业就业的留学生相比2020年数量增加了48%。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备受青睐,吸引了22.1%的海归,占比最高,生产/加工/制造业(12.3%)、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10.5%)依次排在其后。
在海归回流的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搭建起海外人才引进平台,助推海外人才“回流”。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表示,针对海归高端人才,研究院以推动高端产业项目落地为先导,打造了高端人才项目海外孵化、带土移植、回国落地、种子基金投入、产业发展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创新创业孵化生态;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吸引了超1000名海外学子入驻。
求贤若渴的大湾区也多措并举,为优质海归人才提供发展便利。例如在2019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但是,留学生创业归国创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信息不对称是最大的创业阻碍之一。据《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留学生计划回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障碍中,“不了解国内当前对海归人才政策”的留学生占61.7%,占比最高。对此,林景贤也有共鸣,“我们有了解过有关的优惠政策,但也在摸索中,接触这些政策的渠道比较少。”
不过,这并不能动摇林景贤与合作伙伴们回国发展的决心,项目成员范同学表示,在国外创业会缺乏归属感,加上对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市场环境只是一知半解,因此他们更倾向将项目落地国内。同时,他们也更看好国内的发展前景,“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方向,我们也希望能为推动国内素质教育和教培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