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实现四个“万亿”!黄埔区二届一次党代会召开
2021-08-29 22:3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侯梦菲
通讯员 张成 曾妮 范敏玲
图/通讯员 李剑锋 贾自豪

8月2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面回顾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并提出未来五年工作总要求。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亚伟出席会议。黄埔区委书记陈勇代表区委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李剑锋 摄

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黄埔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黄埔奇迹。黄埔区以占全市6.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0%的工业产值、1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17%的税收收入。六年来,全区GDP年均增长7%,2017年至2019年增速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增长4.1%,今年上半年增长16.1%,连续三年4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广州开发区排名稳居全国第二,黄埔区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区前列。

未来五年,黄埔区将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牵引,发挥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城市更新主力军作用,大力实施“万亿制造”“万亿国资”“万亿固投”“万亿商品”四个“万亿”计划,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六年蝶变
黄埔制造产生世界级吸引力

六年来,黄埔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创造性提出“四区四中心”发展战略,从北到南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大跃升。知识城聚焦“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成为知识经济样板之城。科学城聚焦“五年大变化”,成为广州总部经济最为集聚、创新活力最为强劲的区域;黄埔港聚焦“古港”“良港”焕发新活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全面启动,黄埔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扎实推进珠江黄埔段沿岸高质量发展;生物岛聚焦高端生物医药研发,集聚阿斯利康、百济神州等生物医药企业500多家、院士项目20多个,闯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

广州科学城航拍。贾自豪 摄

六年来,黄埔区坚持制造立区、创新强区,全面夯实智能制造大区龙头地位,产业集群跃然升华,创新资源集聚成势。广州高新区排名跃至全国第六,科技创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率先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制定全国首个“专精特新10条”“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市企业总数稳居全国开发区第一。落地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航空轮胎动力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超30家、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全省2/3。引进103名院士,集聚高层次人才1151人,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吊塔林立、机器轰鸣,勾勒出黄埔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黄埔区主动谋划全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率先启动决胜三年完成旧村拆迁任务,推动产业化和城市化有机融合,打响了城市更新活化的战略大决战。首创招商4.0模式,实施“一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先后引进GE、百济神州、龙沙、诺诚健华等优质项目近1000个,500亿级以上项目6个,百亿级项目超30个,成为华南地区投资最密集的地区,荣获“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加速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启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建设,规划建设八大价值创新园区,集聚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5家,形成汽车、电子、能源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等四大500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黄埔区社会民生改善出现了翻天覆地变化。六年来,黄埔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出台“铁军8条”“头雁10条”,形成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全面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所有村社实现“四个一肩挑”,“两新”组织实现“两个覆盖”。18条黑臭河涌实现“长制久清”,获批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开通运营6条地铁、建成有轨电车1号线,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在全市率先试点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基层治理全效提升。

未来五年实施四个“万亿”
打造经济发展最强区

乘势而上,再攀高峰。会议提出,未来五年,黄埔区将赓续“闯创干”的精神,大力实施四个“万亿”计划,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万亿制造”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迈入万亿级序列,实现国资管理规模超1万亿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1万亿元,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超1万亿元。

为此,黄埔区开展补链强链行动,率先在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13个重点产业实施“链长制”,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化国资布局,力争“十四五”末,每家商业类区属国企控股1家以上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量达到10家以上。积极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流通体系现代化、消费扩容升级。加快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商圈经济、夜间经济、社区经济等协同发展,打造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支点。此外,黄埔区将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高质量建设“1+1+3+N”战略平台集群,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黄埔路径”。完善“初创—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力区。

在营商环境方面,黄埔区将做强改革“头号”工程,深入开展“免申即享”“智慧兑现”,率先探索“综合性授权”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力争实现“审批不出区”,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抓“双区”“双城”机遇,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快实现“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持续深化与港澳合作,加快出入境大楼、游艇自由行码头、直升机客运站等穗港澳融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造大湾区融通发展示范地。

在城市建设方面,未来五年,黄埔区将加速基础设施升级,加快建设5G基站、数据中心等,完善城市综合管廊网络,完善“9高12快4通道”对外道路系统,实现大湾区主要节点“1小时通达”、区内组团间“半小时联通”。重塑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等片区天际轮廓线,建设特色城市地标。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园区,积极探索创建“双碳”先行示范区。

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提升初、小、幼学校公办比例,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街镇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

作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先行区,黄埔区将深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打造“一站式”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平安黄埔建设。(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郭思琦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