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然玉
近日,“ABC360(伯瑞英语)”“斯坦利”等教培机构陆续宣布停止暑期课程,多名家长要求退回剩余课程的款项未果。培训机构一名员工称,他们已经两个月未发工资,公司负责人曾在员工群中称“所有资金消耗殆尽,校区已无法运营”。关于退费问题,有家长称已委托当地街道办事处代为沟通,教委、市监等多个部门也介入此事。有家长表示,工作人员回应称退费需要排队,“具体时长无法给出。”(8月17日澎湃新闻)
“双减”政策靴子落地,其举措之坚决、力度之迅猛,远超各方此前的预判。时至今日,市场端仍在经历着过渡期的阵痛,由此所衍生的,则是一连串的消费纠纷。当前的阶段,矛盾冲突最集中的一点,无疑是“退费难”。很多培训机构由于商业模式、课程内容不合规,不能继续营业,或者说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难。其一方面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继续提供相关教培服务;另一方面,受限于主客观种种因素,拒不退还家长们预付的“学费”。
毋庸讳言的是,“双减”政策对于教培机构的规管是刚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此类条款约等于彻底切断了教培机构现有的服务输出和盈利模式,也扭转了家长们的“报班”意愿。严格监管之下,不少教培机构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事实上,教育培训尤其是线下教培,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前期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的投入极大。这决定了,必须持续“卖课”、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生源,才可保持资金链的稳定。但如今的情况是,课程卖不掉了,新生源没有了,资金链瞬间就断了。近年来,很多新玩家闻风而来、跑步进场搞教培,资金本就吃紧,突遭黑天鹅,自然毫无招架之力。对于这部分确陷困境,确实资不抵债的公司,要引导其良性退出,积极做好善后。
困难客观存在,但这绝对不是教培机构“破罐破摔”“关门跑路”的理由。就算是难以为继,也要依法、依程序做好破产清算,根据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状况有序清偿。
在退费难频发的当下,尤须警惕某些无良企业借坡下驴、浑水摸鱼:明明有钱退费,却恶意圈钱、转移财产、玩套路式逃债……对于这一类型的“退费难”,执法部门必须积极介入、主动作为,尽最大可能追回资金,维护消费者权益。
潮起潮落,教培行业走到了最重要的十字路口。“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来”,当然心不甘情不愿。教培机构的“退费难”,单靠家长们的个人博弈、私力救济,是不合适的。多部门联动履职,强化监管在场,尽快明确教培机构清退的标准流程、标准通道和快速的利益调解方案,是管控风险的最好方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