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话初心担使命 | 外科妙手谭志健:勇为先锋,中西医融合展匠心仁术
2021-08-18 12: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解放思想、勇做先锋,凭着新时代中医党员的担当,谭志健的个人成长之路,恰好反映出中医院外科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查冠琳
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育文 周巍

人物名片:谭志健,党龄35年。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大科主任,国内著名胰腺微创专家。创立了中国首个胰腺微创诊治中心,创造了业界多项第一,曾获第十五届世界内镜外科大会普外科视频比赛冠军,201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广州妙手”“拆弹专家”……因屡创第一而拥有许多“耀目头衔”的谭志健,本人却很谦逊平实:“以病人为中心,我们就必须掌握这些技能。”

解放思想、勇做先锋,凭着新时代中医党员的担当,谭志健的个人成长之路,恰好反映出中医院外科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话初心
中医院外科要进步,就要解放思想勇于挑战

“中医院外科要如何进步?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勇于接受挑战,才会有创造力,才会有进步。”谭志健说,这就是入党带给他的深刻影响。不仅让他有了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的勇气,也对他的专业成长之路影响深远。

“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从无到有。我们在肝胆胰外科领域的很多探索,就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为什么要挑战?在舒适区之外的挑战是艰辛有风险的,但只有挑战才能获得新经验,才能有进步。这些是我入党后经过不断学习得到的领悟。”谭志健说。

1984年入党时,谭志健正在新会实习,他专门从新会赶回广州的学校,参加了简单又隆重的入党仪式。“学生时期入党,年轻时的我想的只是要积极学习锻炼。工作后我才发现,党的教育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当科主任时,吕玉波老院长也嘱咐我要多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后来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就真切体会到,党的教育让我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在困难中保持前行。”

为“镜面人”(全胸腹腔内脏反位)进行腹腔镜胰腺手术、切除33斤的腹膜后巨大肿瘤、完成全球首例联合同种异体血管移植重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首创“谭氏三步法动脉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载入人卫版教材,在国内推广应用……谭志健完成了各种高难度手术,也为中医院校外科的自立自强不断探索,拓展边界。“从专业导向出发,建立我们自己的专业结构,不用在中医西医问题上自我设限。”

担使命
中西医结合越深入,越知道中医药的价值

作为一位在中医院里的大外科主任,谭志健的个人成长之路,恰好也反映了中医院外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谭志健刚毕业在医院普外科值班时,遇到一位肝外伤病人,但当时广东省中医院还没有肝外科,病人需要转院处理。这令他很受触动:“我觉得对病人来说这不一定有利,对学科建设也有缺失。从以病人为中心的角度出发,我们中医院外科也应该掌握这些技能!”

1991年,在医院的安排下,谭志健有机会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学习,1996年又争取到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进修、并得到跟随吴孟超院士手术台学习的宝贵机会;2004年起,又长期跟师著名肝胆胰外科学家彭淑牖教授。“我发现他们在腹部复杂手术方面有很多拓展,不仅学习到基础理论和技术、如何应对各种并发症,还学习他们的开拓精神。对我们普外科开展肝脏、胰腺以及各种复杂手术,对学科有促进;对我自己的成长之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

“在外科领域,中西医结合得越深入,就越知道中医药有它的独特价值。”谭志健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西医结合主要是在急腹症方面发挥作用。如今,外科技术发展很快,作为中医院外科医生当然要重视学习,来解决好对病人关键环节的处理,而在围手术期和一些重大疾病处理上,中医药还有很多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挥。

“例如现在的快速康复理念,手术要微创,随后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中医药可以有所帮助。我们发掘了有效的中医药方法来应对重症胰腺炎,用逐水消胀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成功率非常高。一些外治法在快速康复领域也能发挥很好作用。但目前中药的研制在外科还是偏少,在外科领域如何应用中药,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谭志健说,中西医深度融合,更能体现中医药价值。(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