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尤其要关注糖尿病的控制率
2021-08-15 15:4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糖尿病治疗需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而且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近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少糖尿病患者没有规律就医、复诊,特别是忽视血糖的控制,这使得医院内分泌门诊常常出现严重的高血糖状态的患者,比如出现酮症或者“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的症状才去就医。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如“海啸”一样凶猛,患者还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如果不及时就医或者忽视高血糖的危害,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多严重后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延兵教授 图/受访者提供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据统计,成人患病率已经达到11.2%,患病人数超过1.298亿。

近年来,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据统计,30至39岁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6.3%。“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加上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以及缺乏运动,导致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加。”李延兵很遗憾地表示。

另一件让专家担忧的是,虽然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均有所提升,但达标率却不容乐观。而糖尿病患者由于患病年限的增长,并发症也会逐渐增多,比如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伤心”,如不重视,则可能带来心梗,甚至是猝死等严重后果。

可以说,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和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这引起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图/视觉中国

每3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患有心血管疾病

与高发病率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以糖化血红蛋白为7%)仅为15.8%。

李延兵指出,近5年来,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均有所提升,但达标率不容乐观。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其血糖控制不达标,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代谢指标管理不佳,这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高发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心血管的并发症越来越明显。

据全球非干预性研究“CAPTURE”研究显示,每3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就是心血管意外的‘帮凶’,高血糖状况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的形成。”李延兵指出:“糖尿病会让人更早罹患心血管疾病。而目前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减重、保护心脏、降糖多管齐下

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以往治疗的理念往往只针对降糖,而这样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李延兵指出,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理念已经不断更新,糖尿病治疗需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而且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李延兵表示,对于肥胖的、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治疗降糖药物时,不仅要关注其降糖效果,还应关注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上,糖尿病的治疗也有巨大突破。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在中国已获批或上市的降糖药物中,大部分需要每日给药。

李延兵说由于每天用药,一些患者嫌麻烦,常常不能坚持用药。而目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是近年来降糖药物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特别是刚刚上市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其改善了给药方式,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用药,降糖与护心多管齐下,克服了多数用药方案的复杂性,大幅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在中国注册临床研究中发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人群中HbA1c达标率高达86.1%,表现出良好的降糖疗效。同时,研究显示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体重、血压、血脂等多项指标,为患者带来心血管代谢综合获益。

早期糖尿病可“逆转”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伴随终身的疾病。目前,在糖尿病治疗领域,“逆转”不是大家通常所指的“治愈”,而是血糖得到有效控制、β细胞功能的恢复、治疗简化等多个维度的病情缓解或改善。

据李延兵介绍,早期糖尿病的控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显著的减重来达到病情的有效控制。GLP-1周制剂司美格鲁肽可以在强效降糖的同时,改善β细胞功能,也能显著降低体重,有利于持续血糖控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但是对于严重高血糖像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的患者,可以使用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糖尿病病情,简化后续用药方案,有利于血糖长期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