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非遗传承人曾宪鹏:曾与父亲订下“五年之约” 如今视榄雕为“终生事业”
2021-08-12 20: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两代人共同托举起榄雕这门传统手艺

文、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孙晶

图/受访者提供

每一位读过《核舟记》的人都会为中国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所折服。方寸之间,创造神奇。现实中真有人能完美复制“核舟”吗?在广州,就有这样的匠人!广州榄雕是全国核雕两大流派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2年,广州榄雕被列为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宪鹏

在绿意葱葱的广州晓港公园一角,藏有一家曾氏榄雕传承研学基地,主人正是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及其子曾宪鹏。在百来平方米的空间里,开辟出了榄雕艺术品区,文创产品区以及培训教学区。

父子俩时而埋头在各自的榄雕创作中,时而相互探讨非遗课程的内容设定,两代人共同托举起榄雕这门传统手艺。角落里,一张陈旧的木制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榄雕创作工具,“这是我父亲以前的工作台,也是我最早对于榄雕的记忆……“80后曾宪鹏如今也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向羊城记者娓娓道来自己作为“非遗二代”的感受与体验。

他与父亲订下“五年之约”

一个人,一方小小的案几;一把刀,一颗不盈寸的榄核;一个孩童,踮着脚尖趴在桌沿目不转睛盯着……这是曾宪鹏新创作的一幅叫做《传承》的榄雕作品,也是他童年生活的写照。 “我从小就是这样看着父亲工作,他手中的榄核,经过他的雕琢,可能变成小船、人物……我会偷偷拿着当玩具,但那时候还不知道这门手艺就是榄雕。”曾宪鹏笑着告诉记者。

曾昭鸿、曾宪鹏父子

一直到中学学到了《核舟记》,曾宪鹏才把“榄雕”跟父亲雕刻的“小玩意”对上号了。被“核舟”的魅力折服,曾宪鹏重新认识了父亲的工作。

2002年,曾宪鹏从技校毕业后,主动提出拜父亲为师学习核雕。然而,不仅曾昭鸿本人,包括母亲在内的绝大多数长辈都反对他的想法。

“父亲最了解做榄雕有多苦,如今传统技艺式微,靠榄雕怎么能生活?” 曾昭鸿当年就在广州大新象牙厂的榄雕组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榄雕组解散后,只有曾昭鸿一人坚持做榄雕,这一坚持,就是40多年。

不过,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劝阻住曾宪鹏。他拿出了报纸上一篇关于榄雕濒临失传的文章,对父亲说,如果我也不做的话,就真的没有人做了!曾宪鹏的坚定,说服了曾昭鸿,但夫妻俩仍然不希望儿子视其为终生职业。于是,曾宪鹏与父母达成“五年之约”:保证5年内做出成绩,否则就无条件放弃榄雕。

在父亲的默许下,曾宪鹏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榄雕创作中。据曾宪鹏介绍,要学习榄雕,有个说法是“三年满师”,榄雕工具种类繁多,只有跟着师傅学了3年之后,才有资格拿起刀具,真正地开始动手雕刻。不过,曾宪鹏却不走寻常路。他在技校学习的就是机电专业,工具操作触类旁通,加上自幼的耳濡目染以及父亲提点要领,曾宪鹏上手非常快,也正是在五年之约的最后一年,曾宪鹏和父亲共同创作的一件作品《郑和宝船》在广州的工艺美术评比中获得铜奖。

“当时有行家跟我父亲说,这作品跟你之前的风格不太一样,挺有创意的,看起来也很大气。”得到业内的肯定,父亲曾昭鸿终于放心了。他对曾宪鹏说,你以后放手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吧。

艺术创作和商业模式都要有新意

广州榄雕技艺发展至今,从题材、功能和工具上都不断突破。作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首创榄核镶嵌技术,突破榄核体积太小、形状单一的局限,通过“镶嵌”技术,将几个甚至上百个榄核拼接起来,大大拓展了榄雕的创作发挥空间。

曾宪鹏在创作中也沿袭了父亲镶嵌艺术的手法,但从题材来看,与父亲的风格大有不同。他的代表作之一《七郎八虎镇三关》,就取材于粤语说书《杨家将》。

“如果说,父亲那一辈榄雕人的创作偏向传统,作品多为从神话传说中虚构而来、以传统的吉祥图腾、舟船为主,而我的作品则多取材于历史文化中的原型,更加纪实。”曾宪鹏说。

在曾宪鹏来看,榄雕传承上千年,自己无法也不能颠覆传统,但可以在作品中倾注更多个人审美和风格,从而进一步开拓榄雕的艺术表现力。

中华乐韵(曾宪鹏作品)

在艺术创作之外,如何依靠工艺品“吃上饭”,是摆在这个非遗二代面前必须要面临的挑战。曾宪鹏的回归,带来的最直接转变,是将创作的榄雕变“寄卖”为“自营”,把产品和渠道牢牢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以前我父亲专注于创作,他做出来的作品会直接放到陈家祠等地方寄卖,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中,也没法直接跟客户对话。”2011年,在同行的建议下,曾氏父子开了第一家自己的店铺,选址在荔湾区的艺和花鸟市场里,“第一年就有了成效,后来花鸟市场拆除之后,我们先后在海珠桥脚和南华东路、永庆坊开了三个新店铺,现在又在晓港公园里新落成了传承研学基地,从原来的十几平方、四十多平方,再到现在的百来平方,一步步走过来了!”

如今,走进传承研学基地,不仅能欣赏到父子两代人各具特色的榄雕代表作,还能购买到榄雕的各式作品。曾宪鹏研制了榄雕U盘、耳坠、项链、书签、香皂、香薰等不同用途的生活用品,让榄雕突破了艺术品的界限,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曾宪鹏看来,非遗只有“活”起来,才能真正传下去。这两年,曾宪鹏又开始在“榄文化”上下功夫,与小凤饼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联合推月饼礼盒,与恩平市级非遗——恩平裹粽合作研发了榄肉粽,还将榄叶通过蒸馏技术做成手工香皂以及香薰油,“效果挺好的,去年中秋,光是月饼礼盒,我们就卖出了几百盒。“现在,他还计划在乌榄的产地发展游学项目,组织市民体验打榄、鎅榄、体验雕刻等游乐项目,拉近千年非遗技艺与现代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二代的创新,父亲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曾宪鹏告诉记者,父亲非常开明,“在创作上,他有时会给我一些建议,在商业创新上,他全权交给了我,他只是提醒我注意不要上当,不要吃亏。“

做好非遗传承的关键“节点”:

力促榄雕教育普及化

跟所有的传统手艺一样,榄雕的传承主要采用的是师承制,一个老师傅可能一辈子就带那么一两个徒弟,目前在广州全职从事榄雕的不足10人。曾宪鹏觉得这种形式需要改变,要降低榄雕学习的门槛,扩大榄雕学习群体。

2014年起,在广州市文化馆的支持下,曾宪鹏举办了非遗技艺传承课。“过去脱产三年学习榄雕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曾宪鹏介绍道,自己在创新作品设计的同时,也在反思榄雕传承方式,决定采用接纳度更高的“小班教学”方式,榄雕课程以10节课为一个周期。

中华世纪龙(曾昭鸿作品)

曾宪鹏坦言,一开始,包括父亲在内的榄雕前辈,都对这种速成教学模式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曾宪鹏“颠覆性”地将手持电动工具引入了榄雕学习课堂,“使用这些工具在通过一个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独立完成2-3件作品,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我认为还是应该在传统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

曾宪鹏还通过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榄雕引入了海珠、越秀两区的中小学美术老师的再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至今已经培养了近百位中小学美术老师,海珠区实验小学自2019年就开设榄雕选修课,一二年级的同学们经过学习已经可以创作像浮雕《广州塔》这样相对简单的作品。2021年海珠区实验小学也正式被市文旅局评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只有当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认识榄雕,尊重这个行业,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振兴”。

如今每到周末,曾氏榄雕传承研学基地总是能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父亲是技术顾问,曾宪鹏则主要担任传授工作,被两父子对核雕的热情感染,曾宪鹏的夫人也从金融机构辞职,加入到非遗传承的工作中来,负责商业化销售,两代人配合越来越默契。“对我来说,榄雕就是我的一个终生事业,如何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强,给这个行业赋能,是我现在要考虑的事情。“曾宪鹏坚定说道。

“小时候,我趴在桌沿看我父亲雕刻榄核,现在,我儿子也在我的工作台旁边成长,跟着我们去花市等推广榄雕,虽然还是个小学生,已经能够拿起刀具,像模像样的雕刻榄核了。”聊起儿子,曾宪鹏又感慨又欣慰,在他看来,在非遗的代际传承中,每个手艺人都是一个关键节点,自己要做好这个“上传下教”的职责,保证这门技艺不在自己手中断代。

创一代对话:

儿子辞职回家做榄雕我是既欣慰又担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晶 陈泽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榄雕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州榄雕镶嵌技术创始人——66岁的曾昭鸿谈起已经接班的儿子曾宪鹏,满是自豪的神色。“20年前,儿子悄悄辞职回来做榄雕,我和太太都很担心,因为做传统工艺很难搵食。现在看他已经独当一面,又倍感欣慰,如今连我孙子也对榄雕感兴趣,我觉得自己作为传承人的责任和工作确实大有成效。每天的干劲更足了。”

鼎盛中华(曾宪鹏作品)

谈儿子:他悄然辞职来做榄雕我是担心大于开心

羊城晚报:你是榄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那你是否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希望他能够继承你的事业?

曾昭鸿: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培养。只是他从小围在我的左右,看惯我工作,我儿子挺有天赋,偶尔搭搭手,帮我雕雕小部件。我和我太太在当时看到做手工艺的艰辛,打开市场非常难,我们都担心儿子能否以此为生,也不敢让他继承这门手艺,直到他偷偷辞职。

那时候他每天来我工作室,一开始说休假,后来我和太太都奇怪为何他可以休这么久的假期。最终他瞒不住了才说要回来做榄雕。知道的那天,我整晚失眠,怕他无法靠榄雕维持生计。但不到五年,他就能创作出榄雕作品了,我不得不佩服年轻人的勇气和学习力。就这样,我们开始父子合作,共同将榄文化发扬光大。

谈传承:必须重视市场 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何谈传承

羊城晚报:你们父子之间在榄雕的事业发展方面是否有矛盾?你如何看待传承?

曾昭鸿:如果从创作的层面来看,我比较喜欢传统的风格,我儿子喜欢传统和现代结合,一般在设计产品上我们经常会有不同看法,大家最后说不通,就各自做出来看看。这种较量其实很有意思,让我看到了年轻人的视角。

镂空精工仿古宫灯(曾昭鸿作品)(局部)

谈到传承,我想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传承。因为创新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才能做到传承。如果失去市场,传承就很难坚持下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批量生产的榄雕产品已经充斥市场,由于其生产成本低廉,对传统手工榄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涉足这门经济效益不高的手工艺。榄雕后继无人的现状让我很担忧。我担心自己不坚持做的话,这门工艺就真的要失传了。现在有儿子一起来做榄雕的事业,推广榄雕的文化,我感到特别欣慰。

谈秘诀:最需要的是恒心和耐心

羊城晚报:这么难的一门手工艺,你坚持了近五十年,最重要的是靠什么?

曾昭鸿:为了推广榄雕文化,我们现在开设了技艺速成班。只要十节课,每节课两小时,就可以学会榄雕的基本功。教会他们学基本的刀法,其实并不难,最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心去做。

我的所有的刀具都是自己打制的,我的第一把刀原来刀锋长达6厘米,一直用到只剩不到两厘米。“择一事终一生” ,我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恒心和耐心。所谓大道至简或许就是这个道理。我也希望我的儿子、孙子们将来无论是做什么事业,都要具备恒心和耐心。(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沈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