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梓青
8月9日,羊城晚报·羊城派重磅推出“校外培训机构卧底调查”报道(点击链接查看相关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通过长达两个月的沉浸式体验,揭露了教育培训机构大量“生产”老师的秘密,以及在绩效考核之下老师们的“续报话术”,让人们了解到校外培训机构的另一面。
“名师”真的可以流水线式生产?或许从某种程度而言,用一套严苛的、规训式的“师训体系”,的确可以实现一个人从“小白”到上岗教师的速成。
但是,教育不仅是技术,还是一种艺术。正如学生不能如流水线般生产,教师同样不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经验,针对不同的学生,再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案。古人云,因材施教,正是这个道理。
程式化的“师训体系”抹杀了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教育而言恰恰是重要的。如此体系之下培训出的教师,会的只是按照既定的流程“照本宣科”,甚至你所看到的老师们的激情和热情,都不过是流程的预设。
记者调查发现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教育机构“续报”考核的重压下,老师们内卷而焦虑,为了“续报”“卖课”,对家长软磨硬泡。
当然,对于水平过硬的好老师而言,他们有口碑,有固定生源,自然是不愁“续报”和“卖课”。但是在教培行业人员高度流动和大规模低门槛招聘之下,这样的好老师固然有,但比例或许并不会太高。
对更多的年轻老师而言,“续课”的绩效考核更像是一场残酷的“大屠杀”,原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教学上的他们,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续课率上。
这样难免造成一个反效果——那些善于话术和销售的老师越来越多。提高销售能力而非教学水平,反倒成为不少老师追逐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考核机制磨去了教师应有的理想和荣誉感。有老师表示,自己很喜欢给学生们上课,但是“续报”让教学不再纯粹。有网友在羊城晚报公众号中留言,抱着教书育人的初衷进了某机构,最后却失去了初心,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了什么……
教师之所以令人向往,让人尊敬,就是因为做老师应当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但是在内卷的“续报”考核之下,老师们焦虑而疲惫。记者调查发现,校外培训机构的许多老师都向往能去公立学校当老师。如果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们自己都没有归属感,都想着“跑路”,又怎么能指望他们用心教好学生呢?
归根到底,校外教育培训行业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在于将教育当作一门“生意”。做生意,首要考虑成本和收益。程式化的“师训体系”是为了降低成本:名师难求,不如用一条流水线批量生产老师,迅速而有效;追求续课率是为了提高收益:越多家长续报,就有越稳定的客源和收入来源。
如果单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培训机构如此这般大概不难理解。但是教育又怎么能是“成本-收益”的精明算计?教育岂能是一本“生意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身就具有公益性,让教育回归本来面目,这才是教育行业应有的发展路向。(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