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眼 | “伦敦碗”“鸟巢”……揭秘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奥运主会场
2021-07-30 18:1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你知道哪几个?

话题主持/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宗敏

提起奥运会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别具一格的开幕式?紧张刺激的夺金瞬间?挥洒汗水的运动员?这些派派君也想到了,但让派派君记忆深刻的,还有那些风格迥异的奥运会主会场。

位于东京新宿区霞丘町的新国立竞技场,是此次东京奥运会主会场。除了开、闭幕式,田径项目、足球比赛都将在这里举行。

新国立竞技场内部。图/2020东京奥运会官网

说起新国立竞技场的诞生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其原址是曾作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的国立霞丘陆上竞技场所在地。由于设备老化,2013年,东京申奥成功后,决定拆除旧场馆,建造一个新场馆。

在新场馆最初的公开招标中,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团队的设计脱颖而出,但因其工程造价高达3千亿日元,遭到了日本民众和政界的强烈批评。最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重新招标。

2015年9月,新场馆设计和施工再次招标,国际奥委会更是要求必须在2020年1月前完工,因此评选重点就是削减成本和缩短工时。最终,来自日本的建筑设计师隈研吾的团队中标。

2016年12月新场馆动工,2019年11月30日建成,并于同年12月21日开馆,工程费1569亿日元,比最初招标的工程造价少了近一半。

隈研吾“临危受命”,在缩短的工期下,最终如期完工。虽说一些提前感受过新场馆的市民抱怨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天花板上的管道裸露,看台倾斜角度不适合观看足球比赛,观众席过于拥挤狭窄,厕所数量不够等。

但是,该场馆在场外种植了4.7万株植物,并且未在观众席设置空调,利用镂空设计和多种送风设备,通过自然风来降低体感温度等举措,仍旧体现了“木与绿色的体育场”的设计理念。

无论是新国立竞技场,还是之前的“伦敦碗”“鸟巢”,历届奥运会主会场一直都是全球观众瞩目的焦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奥运遗产之一。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总会有些主会场留下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主会场。

2012伦敦奥运会主会场:
可拆卸的“伦敦碗”

“伦敦碗”鸟瞰图。视觉中国资料图

伦敦奥运会主会场昵称“伦敦碗”,它的外形下窄上宽,酷似一个汤碗。这座体育场能容纳8万名观众。“碗”底部的田径场和底层的2.5万个座位在地平面之下,而上部的5.5万个座位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全部被拆除,并改成一个小型的足球场,主要作为社区体育场使用,维护费用因此也大大降低。

主设计师什亚德认为,伦敦奥运会的主会场与众不同,可拆卸的设计显示了独创性和前瞻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
将成2022年冬奥会主会场

“鸟巢” 视觉中国资料图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因其外型而得名“鸟巢”。每当新一届奥运会举办开幕式,都能让派派君想起2008年“鸟巢”内无与伦比的开幕式。

如今,“鸟巢”一直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鸟巢”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因为,“鸟巢”即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承担夏奥会和冬奥会开闭幕式的主场馆。这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奥运场馆赛后“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经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会场:
修建不到4年即被拆除

资料图:亚特兰大奥运会主会场(左) 

在1993年,美国亚特兰大市内名为“奥林匹克百周年体育场”开始修建,并在1996年准时完工,迎来百年现代奥运会。

但是,在同年8月残奥会闭幕后,这座场馆便被拆除了。原因是该场馆与原有场馆功能重叠,而国家联盟棒球队亚特兰大勇士队正好需要一座新场馆。于是,奥林匹克百周年体育场被拆除重建,变成了一座标准的棒球场。

从开工到拆除,这座奥运会主会场的寿命还不到4年。如今,人们已经很难想起2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百年奥运的主会场了。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主会场:
奥运闭幕后10多年才全部完工

资料图:尚未全部完工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主会场 

先后经历5次申办,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终于赢得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为了办好奥运会,蒙特利尔投入巨资大兴土木,仅修建主体育场就耗资10多亿美元。这座主会场除了先进的可开合屋顶外,还拥有一座175米的高塔,就像航船上的桅杆,登顶可以一览蒙特利尔全景。

可惜由于施工难度大、工人罢工等问题,这座主会场直到这届奥运会闭幕10多年后才全部完工。

最终,这届奥运会亏损达24亿美元之多,让很多城市对举办奥运会望而却步。直到2006年11月,蒙特利尔市政府才还清全部奥运债务。

1896年雅典奥运会主会场:
现代奥运会从这里起步

资料图:雅典大理石体育场 

1896年,现代奥运会从希腊雅典起步。这届奥运会主会场的前身,在古希腊时期主要用来举办纪念雅典娜女神的泛雅典娜节。这个四年一度的盛大活动包括体育竞技、音乐比赛……其规模堪与古代奥运会相媲美。

为了迎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雅典利用乔治·阿维罗夫捐赠的100万德拉马修建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部利用大理石兴建的大型体育场。

大理石体育场在雅典古运动场的废墟上重建而成,场地呈马蹄形,跑道全长为333.33米。看台共47排,可以容纳7万名观众。

这座体育场虽然不符合如今奥运会的田径赛事规格,不过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这里仍被用作射箭赛场和马拉松比赛的终点。

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开始至今,奥运会已经走过了32届(其中6、12、13届由于战争停办),历经120多个年头。除了上述介绍的几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奥运会主会场外,实际上历届奥运会主会场都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各位小伙伴若是感兴趣,不妨多翻翻那些有详细记录的书籍,在闲暇之余欣赏欣赏这些建筑史上的杰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参考资料:
《世界遗产地理:揭秘奥运七宗“最”》 浙版数媒出品
《奥运建筑》 梅季魁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奥林匹克百科全书》 任海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