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东山文化保育,高校师生助力“老街新生”
2021-07-28 16:0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高校如何助力文化保育?记者日前采访了参与这一项目的师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许张超
图/受访者提供

从冬令营到夏令营,广外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的师生们在广州东山走过了他们的四季。随着新一期“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夏令营在日前结束,这群高校师生对延续东山文化有了更多的想法。

为什么是东山,东山带给他们什么?高校如何助力文化保育?记者日前采访了参与这一项目的师生。

东山街区活化:
文化保育视野下的“老街新生”

7月中旬,广外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举行了为期4天的“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夏令营。夏令营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建立的专业实习为依托,邀请了民间文保专家、高校学者、非遗传承人、建筑设计师等专业导师,精心指导学生从事以东山文化保育为内容的社会服务工作。

对于为什么选择以东山文化保育为主要内容,带领学生进行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该校中文学院袁瑾表示,一切源于她从2017年起,带学生在新河浦做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调研,“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接触到新河浦。”袁瑾告诉记者,从2017年项目调研,到2018年的攀登计划,再到2019年的全国挑战杯,在指导广外学生调研过程中,她发现东山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历史资源与文化底蕴,这些文化遗产却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和整理。

“其实,这也是让年轻人有一个机会了解到我们的城市,真正的接近传统文化,把文化传承的责任通过他们一代又一代这样做下去。”2019年,越秀区商务局看到袁瑾团队的这些调研成果,并主动联系到她,签约实习基地、共建“东山印象”。通过商务局的介绍与协调,袁瑾的团队一边梳理着新河浦的历史文化,一边跟居委会、商家、承租人、老居民、志愿者等不同的人打交道、做口述史,也逐渐地从一个外来的观察者转变为深度参与的实践者。

2019年8月,一场展览将广外师生与一家建筑事务所联结在一起,变成了东山口人行隧道改造项目的一份子。在前期的文案策划中,广外学生通过街坊和分析凝练文化关键词,在跟建筑师的头脑风暴中确定了“空间剧场”的设计主题。老东山街景与广九列车的时空交错,通过建筑师的巧妙运空间设计以及对隧道墙面的“微改造”,千米市政人行地下通道再现了百年东山的生活场景和故事。

在政府牵头的改造项目之外,新河浦的老街区更多地是依靠民间力量的参与,像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东山艺术市集”。袁瑾告诉记者,传统的商业性“旧改”带着很强的设计性和人工干预性,民间承租式的保育本身构成是丰富多元的,能跟当地进行一种文化的融合。从咖啡馆、下午茶、菜馆,到民宿、创意书店,不同的经营内容与复合的经营内容,让民国的红砖洋楼不再是“紧闭着大门”。

新手段重建历史记忆: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延续

已经从广外毕业的萧咏琪,曾是该项目团队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这一项目对他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不仅是知识层面上的深化和能力层面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对思维上,甚至价值观层面上的正向影响。它让我看到了文科生如何用自己的成果服务社会,为市民创造幸福感。”萧咏琪说,在项目过程中,大家能比较全面地接触到文化保育项目中不同的主体,政府、文化保育组织、有情怀的商家企业、居民、游客等等,了解不同的立场,看到不同力量为了实现文化保育目标可贵的妥协和争取。

随着学生力量的加入,东山的文化保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新手段。到此次夏令营结束前,该项目团队已培育出“东山TALK”系列短视频、“东山WALK”街区导赏和“东山THINK”研学项目这三大内容矩阵。其中,“东山TALK”系列短视频下设百年名园、百年街路、百年名校三个系列,讲述了包括五大侨园、培正中学等老建筑的历史和以航空女杰张瑞芬为代表的东山名人的故事,通过充分挖掘东山历史文化,进一步提高东山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目前,广州的城市更新处在转型阶段,在城市更新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城市修补与历史文化保护活化相结合的原则,“修旧如旧”保护原有街巷肌理。从“千篇一律”到“各具特色”,从“政府管理”到“共同治理”,城市设计与精细化工作正在向广州的社区领域延伸。在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实施指引中,文化保护与传承、鼓励社区资本参与改造等创新举措在不断地探索着城市更新的路径。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这种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保护不只是这么一个建筑实体,我们保护的其实是过去的历史、人、故事以及跟它牵连在一起的记忆。”袁瑾向记者表示,人的这种集体记忆或者说传统一旦消失,是很难再去复原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不单单是修复一个静态的建筑,而是让历史街区的文化元素被发现、被活化、被传播。

在刚结束的夏令营中,袁瑾以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开展了“文化遗产与记忆场所的叙事美学”为题的讲座。她说,东山是广州独特的城市文化象征,其形成的“爱国爱家、开放进取”的东山精神是构建广州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来源。建筑遗产活化的关键在于延续场所精神,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尊重多元场所叙事、探索具有地方精神的叙事美学。(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