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林如敏
河南大水,举国关注。宏大的历史书写是由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个人叙事构成的。洪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细节。
一女子被洪水冲走,路边群众冲进激流救人;一家三口掉入泥潭深坑,路过大哥舍命相救;暴雨中女子被洪水冲进水坑,众人合力拉绳将其救出……一个个场景催人泪目。
理论上,他们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日常里,也许他们从不会谋面,也许擦肩而过谁也不会多看谁一眼,但是,当灾难来临,舍命相救,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
当救援人员在被困地铁车厢顶部打开缺口后,没有争先恐后地一拥而上,每个人都在喊着让晕倒的人先走,每个男生都在喊着让女生先走,即便是情侣也都放开了彼此的手,就这样相互安慰、相互搀扶着有序撤离。要知道,这不是闲庭信步、郊外踏青,而是命悬一线的生死关头!
当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人们往往可以集中地看到人性巨大的善以及由此迸发出的惊人伟力。在各种现场视频中,在诸多亲历者的口述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沉浸于这些动人的细节,即便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炽热的光芒。天灾无情,幸有守望相助;洪水肆虐,幸有义薄云天。
也许,说他们是陌生人是不准确的,因为都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那么,还是引用一下鲁迅的话吧:“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以为从深坑泥潭里救起一人的普通人,就无愧于“中国脊梁”这样的形容。(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