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早于先前已知
2021-07-22 14: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这也表明,武汉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突破界面的第一现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溯源有关情况。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表示,随着多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续研究,已经有多项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先前的已知时间。

他在会上列举了几个例子:

2019年11月,一位意大利女性的皮肤活检多处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原位杂交反应性。

2019年11月27日,在巴西一个市采集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2019年12月13日-2020年1月17日,美国有9个州常规献血存档样本新冠病毒检测抗体有106份呈现阳性反应。

2019年12月24日采样的,分别来自于伊朗、巴西和意大利的早期基因序列已经上传到全国数据库。

2019年12月中旬,法国有报道中和抗体的流行率增加。

2019年12月27日,法国有一个咯血患者的咽拭子样本经RT-PCR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2020年1月,西班牙巴塞罗那采集的废水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2020年1月2-3月18日期间,美国50个州24079份血液样本中,有9份样本检测到新冠抗体呈阳性。

“我举这么多例子,是前一段各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的一些情况。这也表明,武汉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突破界面的第一现场,新冠病毒的传播存在人或者动物传物后,由物传人,又人传物的复杂循环模式。”梁万年称,这次新冠病毒的整个传播模式的研究,包括溯源研究上都提供了新视野、新课题,甚至是新的需要解决的一个科学命题,就是它的这种传播模式、循环模式,怎么从动物到人,包括动物到物、再到人,它们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各自的作用和界面点在什么方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表示,这些事实提示了新冠病毒可能有多源性。“溯源过程是如此复杂和多元,因此我们要‘真求起源’,就不要局限视野,而应当拓展视野,这是全球各地应当进行多点、多方位、立体溯源的重要的方向性问题。”

梁万年表示,下一步无论是早期病例、生物样本、基因序列、天然宿主、中间宿主还是冷链,都离不开全球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研究。要了解可能导致病毒跨物种传播,进而在全球蔓延的整个的科学过程,就必须深入了解病毒的多样性和在动物宿主中的进化,动物、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有助于病毒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影响因素。(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