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图/译林出版社供图
1951年7月16日,J.D.塞林格的小说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诞生至今整整七十年,这部“不朽的青春文学经典”全球畅销已突破7000万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青春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尽管《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阅读,但书中隐藏的精巧缜密的叙事逻辑和复杂隐喻仍然有待深入解读。近日,译林出版社推出该书70周年纪念版,除对已故翻译家孙仲旭译本进行细节校订之外,还对装帧做了全新设计,带领读者深入“守望者”的世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守望麦田是守望什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和妹妹说起一句歌词,“如果有人抓到别人在穿越麦田”,妹妹提醒说那是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诗。霍尔顿听罢,说自己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由此引出了本书的书名。
小说里没交代这首诗的下文,其实这首诗源自一首苏格兰民谣,原词说的是一个女孩在麦田里遭遇了不幸。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想抓住乱跑的孩子,防止他们“不看方向”而从悬崖“跌落”,意在守护孩童的天真纯洁。
小说结尾,霍尔顿选择继续去上学,不再追求“轰轰烈烈地死去”,而是“谦卑地活下去”。麦田里的守望者,最终回归了人生赛场,学着与悬崖下并不纯洁但也并非一无是处的世俗社会和解。
作者塞林格深信艺术创作是精神性的活动,他的作品一部比一部像“说禅”。每当有人追问作品含义,他都只说一句:“没什么可说的,都在书里。”
塞林格研究专家坎尼斯·斯拉文斯基说这本书并非作家个人的怀旧,也不是青少年烦恼的诉说,“它是一次灵魂净化的事件”,也许道出了部分真相。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70年后的今日,解读它的文章层出不穷,似乎仍未能完全破解塞林格中士设置的密码。而向这部作品致敬的电影、小说、歌曲不断出现。
译林出版社的编辑王玥表示,或许世界尽头的净土麦田,并非不存在,它就在纯真的理想主义者心中。“人们怎么去读它,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值得被一读再读,不论你在麦田里看到了什么,只要知道还有人一样尽力向往着纯真和美好,就足够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作者自传?
构思《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尚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文学青年;写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则已是一个劫后余生的中年人。他试图用文字魔法,让时光停驻、倒流,让死者复活,从而让残缺的心灵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的塞林格书信中,他曾对友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而塞林格的儿子也谈到:“父亲就像霍尔顿……我仿佛能看到父亲裂变成无数个自我,出现在不同的小说里。”
《麦田》主人公霍尔顿确是作者分身,那个曾“当兵四年,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小说家哥哥D.B.显然也是。有研究者称,D.B.是Death & Birth的缩写。死亡与新生,是《麦田》隐藏的关键词之一。
在书籍出版次年,塞林格就用并不丰厚的稿酬在不通水电的山乡买了一栋“形同废墟”的老宅,余生都隐居在那里,践行了小说里霍尔顿“用自己的钱盖一座小木屋”的梦想。
但是该书不同于《人间失格》这样的“私小说”,塞林格真实的青春之痛,可能远超文字可以描写的边界。
据塞林格基金会负责人、塞林格的独子马特·塞林格称,父亲的海量遗稿已经启动整理,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向读者公开,或许会带来更多解读的线索。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