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屈慧莹
现在正值暑期,不少家长利用这个假期时间,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眼部健康、视力,掀起了一波“暑假青少年配镜潮”。进入暑假后,不少眼科医院的视光学门诊量从原来每天五十多人暴增到三四百人,且绝大部分都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
眼科专家提醒:假期是孩子近视高发期,家长切记不可轻信近年市面上兴起的“近视治愈”“恢复训练”“降低度数”等相关宣传,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不佳问题,要及时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
“近视治愈”不可信,需科学诊疗
上网课、手机打卡完成作业、刷手机看视频、玩游戏……由于暑假期间孩子们会长时间接触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持续近距离用眼强度加大,导致近视更易发生及发展。
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而据2020年监测显示,近10%的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而且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增长。
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迫在眉睫,但仍有许多家长存在认知误区,一开始就给孩子种下了近视的“隐患”。
7岁的小怡半年前出现看黑板模糊、眼睛容易疲劳等症状。孩子母亲为了不让小怡小小年纪就戴眼镜,便带她去了一家宣传能“治愈”近视的矫正机构治疗。按摩、中医理疗等各种“恢复训练”进行了半年后,小怡视力仍不见好转。最后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近视度数已进展到350度。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爱尔眼科医院李晓柠博士表示,真性近视是由眼轴变长导致的,而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真性近视一旦发生是无法逆转的,每年会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增长,直到21岁左右达到稳定期。因此,发现孩子近视后,在成年之前近视防控的重点在于抑制近视进展,降低孩子将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
李晓柠强调,暑假是近视高发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眼健康,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下降、眯眼、眨眼、揉眼睛、喜近距离看电视等问题,要及时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个性化地给与综合治疗方案,针对性地制定近视防控方案。
“两大法宝”有效助力青少年近视防控
“我女儿12岁时开始近视,那时她左眼150度,右眼125度。当时,因为孩子年龄小,预估近视增长速度快,我们按照医生定制的近视防控方案配戴了角膜塑形镜,今年暑假,我带她过来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0,眼轴虽然轻度增长,但是验光没有发现额外的近视度数。孩子戴塑形镜已经5年了,医生说近视控制效果算是很好的了。”陈女士激动地表示。
据记者了解,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验配范围在近视500度、散光150度以内,年龄在8岁以上。临床研究表明,与单光框架眼镜相比,角膜塑形镜减缓近视发展效率达50%-90%,远远优于单光框架眼镜。
近年来,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作为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之一,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李晓柠表示,阿托品抑制近视的作用可能与增加脉络膜血供有关。
国内专家共识的《近视管理白皮书》指出,与未使用药物相比,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使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平均减缓60%-80%,近视进展减缓0.53D/年(53度),近视控制效力中至强。
临床研究和专家建议:0.05%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一般用于近视度数在75度到600度之内,当近视度每年进展大于0.5D(50度)时需要控制近视,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者可较早干预。
李晓柠提醒,家长千万不要擅自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因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合适此种治疗方案,应该在眼科医生专业指导下正确使用。对于快速进展期的近视患者,联合角膜塑形镜及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可以显著减缓单纯使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效果不佳者的近视发展速度,发挥1+1>2的治疗效果。但具体方案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