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李曼霞
7月14日,第五期“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读书沙龙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于线上举办。本期活动由广州市文联主办,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承办,广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广州鲁迅纪念馆协办。
活动结合广州鲁迅纪念馆“风雨同行——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专题展览,邀请到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党委专职副书记、研究馆员、文学博士吴武林,结合馆内展品,为市民朋友讲述“鲁迅与广州红色文艺”的点滴往事。(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南下广州 带来进步文艺火种
1927年,鲁迅受聘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于1月18日抵达广州,一直到9月27日北上赴沪,共在广州生活了8个月零10天。
这是一段很短的时间,然而,鲁迅在广州教学、演讲、著述、创办专卖文艺书籍的北新书屋,指导文艺青年的文学活动,成为广东进步文学火种最重要的传播者。
吴武林认为:“评论鲁迅先生在广州的成就,不能简单地以生活时长为标准,而更要看他在这期间创作的作品、参与的活动,尤其要考虑他对广州文艺的深刻影响。”
在广州期间,鲁迅还发表了《革命时代的文学》《读书与革命》等演讲,号召文学青年发出革命声音,为广州进步文艺播撒了最初的种子。
在为进步文艺鼓与呼的同时,鲁迅更是以实际行动热情关怀、大力扶掖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广州青年。吴武林介绍道,鲁迅来到广州之后,以欧阳山为代表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组织创办的“南中国文学会”邀请鲁迅担任指导,鲁迅欣然接受并常参与组织活动,为文学青年提供切实建议,深受青年拥护与爱戴。
在创作上,吴武林介绍说:“一开始,欧阳山是以至情文学走入文坛的。但接触鲁迅等一批作家的作品,尤其在拜访鲁迅以后,鲁迅的文学思想包括作品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导了他创作的转型。”
欧阳山也曾说:“鲁迅是我们文艺创作的领路人”,鲁迅以自己的革命思想与文学实践带领着欧阳山等一批青年作家走上了为人生、为普罗大众的宽广道路。
身在穗外 革命精神感召人心
广州“四·一五”反革命事变发生后,因营救被捕学生无效,鲁迅忿而辞去一切职务,于九月间离广州去上海。
虽然在广州仅停留了八个多月,但他的革命精神已经深入到进步青年的血液之中,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追随鲁迅的道路,为革命事业与红色文艺挥洒热血。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在“左联”中,冯乃超、洪灵菲、欧阳山、草明、冯铿、丘东平、任均、蒲风等广东文学家都不同程度接受了鲁迅及其精神惠泽。
其中,冯铿是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被秘密枪杀。她来自广东梅州,笔名冯岭梅,曾被称为“中国新诞生的最出色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1929到1931年,冯铿同鲁迅交往密切,鲁迅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她:“上午寄还岭梅诗稿”,“下午冯岭梅君来”,“晚平甫及密斯冯来”......
1933年4月,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简称广州“文总”)在广州成立,这标志着广州本土进步文艺汇入以鲁迅为精神领袖的中国左翼文学的洪流,成为1930年代广州左翼文艺运动走向高潮的里程碑。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